5月15日清晨,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意外现身四川泸州市泸县公安局玉蟾派出所,工作人员发现后给予救助。猴面鹰最终被送往专业机构救治,待康复后放归自然。


▲受伤猴面鹰 图据泸县警方

“‘扑通’一声把我吓一跳,仔细一看,这‘猫头鹰’咋长着猴脸?”15日清晨7时许,玉蟾派出所保洁员刘孝春打扫院子时,被身后的异常声响吸引,转头一看花坛边蜷缩着一只“怪鸟”。

经民警比对确认,这只鸟实为草鸮(俗称猴面鹰)。经调取监控发现,这只猴面鹰早在15日凌晨4时便跌跌撞撞地飞入派出所车库,翅膀上的新鲜血迹显示其可能在飞行过程中遭遇撞击伤。当民警唐大萍试图靠近时,猴面鹰竖起周身羽毛发出“呼呼”的威慑声。

面对刘孝春投喂的鲜肉和水,猴面鹰始终紧抿钩状喙,依旧竖起周身羽毛发出“呼呼”的威慑声,警示不要靠近。随后,民警找来纸箱,用树枝将它轻推入内后转移到安静的办公室。在安静的办公室待了近两个小时后,猴面鹰可能适应了环境,逐渐放松警惕,但面对鲜肉等“病号餐”仍紧抿双喙,拒绝进食。


▲受伤猴面鹰被救助 图据泸县警方

“它可能因应激反应拒食,需要专业干预。”接到警方电话后,泸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赶来对猴面鹰进行检查。“这只成年猴面鹰左翼有擦伤,需抗生素治疗并人工填喂流食,待恢复野外生存能力后,将选择月夜放归山林。”随后,泸县自规局工作人员驱车将猴面鹰送往泸州市野生动物救助站救治。

据泸县警方相关人士介绍,泸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近三年累计救助猪獾、夜莺、猴面鹰等野生动物数十只。猴面鹰的心形猴脸实为“生物雷达”,不对称耳孔可精准定位老鼠心跳;每只猴面鹰年均捕鼠3000只,是生态链“灭害高手”。

熊烽富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