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多年来对海外港口的战略投资,在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的背景下,备受外媒关注。“中国计划确保能获取南美洲的丰富农产品,桑托斯港符合这一整体规划,”《华尔街日报》5月12日报道称,这座陈旧港口是南美大豆和其他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门户,而对中国来说,这些农产品是替代美国农产品的最可行的来源。报道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该港口建设其在中国以外最大的出口码头,用于处理玉米、糖和大豆的运输。

不过虽然美方后退一步,但是特朗普却是依然还在“嚣张喊话”。根据官方新闻报道,在中美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就发表了一些列涉华言论。他先是表示中美谈判气氛非常好,之后就扬言“不想伤害中国”。对于特朗普的言论,很多外媒专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对方是打哪论的。毕竟此次谈判是美方对华发出请求,也是美国先做出让步,退回关税政策。可是还没过多久,特朗普就变了一副态度。甚至对方表示如果未来九十天内中美没有达成协议,那么美国对华关税将会上调至“明显更高”的水平!

此外,要防止贸易谈判出现反复。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最大特点就是反复无常。回顾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双方多次谈成后又被推翻,经过多轮的谈判最终才达成协议。所以,后续真正艰难的谈判才刚刚开始,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不会一帆风顺,必然是一场持久战。现在我们必须明确,中美两国之间基本的贸易格局已然形成,也就是双方之间的争斗具有长期性,这涉及产业结构、双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总统特朗普都发表了相关看法。



特朗普(资料图)

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表示,这是特朗普政府激进立场的又一次重大败退,联合声明没有提到中国在汇率政策或双边贸易失衡方面做出任何承诺,尽管这些可能是未来三个月讨论的主题。“对中国的冲击最终可能会更小。”Williams说,据他估算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有效关税税率将从106%降至40%左右。而去年11月以来,受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中国对美国以外地区的出口大幅增加,“如果维持下去,我们估计这将几乎完全抵消美国40%关税所造成的损失。”

中美为啥突然愿意放下成见,坐下来好好谈?往大环境看,全球经济正被低增长、高通胀和地缘政治危机“三重暴击”,没有哪个国家独善其身。中美作为全球经济的两大支柱,再这么对抗下去,全球贸易、投资和技术发展都得遭殃。从各自国内看,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需要稳定外部环境;美国财政赤字蹭蹭涨,盲目“去中国化”不仅没让产业回流,反而把企业成本和老百姓生活开销推得更高。在这种现实压力下,谈判成了最明智选择,被逼无奈也好,务实之举也罢,这一步迈得关键。



特朗普(资料图)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发言人能否详细介绍中美贸易谈判的下一阶段情况,以及谈判将涉及哪些内容并具体讨论哪些问题?能否透露就芬太尼问题计划进行哪些谈判?对此,发言人表示,关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消息。关于芬太尼问题,中方也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的善意,对中国无理加征芬太尼关税,这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严重损害中方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