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梳楼

今天的主角有两个。

你们不用跟我眨眼睛,说的就是你,株洲农行,扬州移动。

最新消息是农行株州分行已与客户达成和解,赔偿了10万元。

事情并不复杂。62岁的赵大妈患有偏瘫、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又因并发症摔断了腿送医治疗。然后就委托亲属到银行取5万块钱。

结果亲属连输3次密码也没输对,卡就锁死了。柜面就要求本人来重置密码。亲属多次说明患者病情危重不能前来,但银行坚持必须本人现场办理。

银行要求有没有错?我觉得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因为你连续输送3次密码,又是大额取款,万一是个骗子呢?所以要求本人到场也没毛病。但错就错在,人家是真病危。

按照相关规定,若存款人患病,家属持双方身份证件及密码可直接取款。如密码遗忘需要重置,银行有义务提示客户申请上门服务,但银行坚持“必须本人到场”,问题就出在这。

当家属把浑身插着氧气管的老人推到银行时,老人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然后又耗费了2小时反复让老人配合系统眨眼、摇头等动作,结果死在银行里。来时好好的,突然回不去了。


话分两方面说,你这家人有个好人吗?就因为5万块钱非要把人推到银行来取?给自己老妈先垫上医药费就不行?再说银行,病人都插管子来了,你这还非要现场折腾2小时,不是自找麻烦吗?

双方但得有个正常人,都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但人是死在你银行的,也是你要求人家来的,人家当然有权利要求你银行赔偿。客户不懂可以申请上门服务的政策,你作为银行不懂?所以这10万花的一点都不冤。

不仅不冤,恐怕还得追究涉事人员责任。未尽上门服务义务,并拒绝家属暂停办理建议,这差不多就是过失杀人了。只可惜,那个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人,已经沉默好多年了。

相比农行这起“意外”,扬州移动就更让人愤怒了。虽然没有把人累死,但气也能把人气死。

70岁的管大爷年幼失明、眼球缺失,在保姆陪同下前往扬州江都区移动营业厅办理手机卡。在管大爷出示身份证和残疾证后,工作人员仍要求进行人脸识别,并反复提示“请睁眼”,这让闭了一辈子眼的管大爷很尴尬。


他要真的根据系统要求睁开眼,倒也感谢工作人员八辈祖宗,问题是他连眼球都没有怎么睁?而且身份证残疾证上的照片都是闭着眼睛的,工作人员但得有点人性,也不会强迫老人反复进行人脸识别。

系统无法分辨是不是盲人,但你工作人员眼不瞎吧。同存款人患病银行应上门服务一样,移动公司也有凭残疾证办业务无需人脸识别的政策,只要拍照留档就行,也就是监管要求的无障碍服务。

为什么要搞无障碍服务呢?因为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正常人看似很简单的动作,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所以国家就把“公共服务机构应提供无障碍服务”写进了《残疾人保障法》。

从这一点来说,涉事营业厅的做法已涉嫌违法了。而且即将实施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金融、电信等行业不得强制刷脸,必须提供指纹、声纹等替代方案,且处理残疾人信息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数据显示,全国仅视障人士就有1700万,还有缺指、面瘫、烧伤等特殊群体,他们都成为"刷脸时代"越不过去的坎。去年有报道称,一位面部烧伤的患者因为无法通过人脸识别,连医院挂号都成问题。


你看这是规定的问题吗?他们明明可以多费点时间,提供上门服务或人工审核,非要利用手里那点小权利为难客户,结果不是让客户死在银行,就是让盲人在营业厅眨眼,还有比人更坏的吗?

当然,无论是株州农行,还是扬州移动,都是个别网点出现的问题,不能以点及面。这从事发后他们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株州农行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扬州移动则主动上门服务。

当然,涉事工作人员也感觉委屈。不是他们睁眼瞎,而是他们的权限只能按流程操作,想跳过这个流程,就必须得请上一级领导给权限,普通员工也是牛马,是没有办法弹性操作的。

这有没有道理?有,但我认为站不住脚。因为很多人就喜欢把“规定”当挡箭牌,把“技术”当遮羞布。遇到特殊群体,能不能多请示多汇报?有没有把人当“自己人”,把事往“成了办”?

我见过基层很多办事员,都是在自己最小的权力范围,最大限度的为难他人。所以像银行、移动这种拿“这是规定”刁难老百姓的事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这么极端罢了。

我只是好奇,普通人办个卡都这么严格,那缅北电诈园那么多的虚拟电话卡,是怎么流失出去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吗?实名制后为什么骗子反而越来越多了?

所以你看这并不是科技发达的原罪,而是有些人心坏了。表面是技术缺陷,根子是人情世故。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关键要看对待弱者的态度。

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先进,当时代加速奔跑,我们也不要忘记回过头,照顾照顾那些被技术“落下”的人。

当规则高于生命甚至威胁生命时,那这个规则就是邪恶的。

很多人真的不是蠢,而是单纯的坏!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Y2023-205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