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
不管你要做成什么事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那就容易多了。比方说,一个受到冤屈的人,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被无数人关注,那就很容易解决。
现实却告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巨大的影响力,就算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也是石沉大海。
所以说,人在低谷的时候,还是要从长计议,一点一点地改变和提升自己。
厚积薄发,才是改命的根本。
从社会整体看来,一个人积极打造人设,慢慢就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01
利他型人设:得到帮助。
很多人在低谷时,不会帮助他人,而是仇富仇官,以为那些高处的人,就应该拉自己一把。
而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互相帮助。单方面的帮助是“施舍”,施舍一次是一次,不可能长期施舍。
当你学会帮助他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得到的帮助,是可以成倍增长的。
弱者帮助强者,一点都不奇怪,而是难得的“向上社交”。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卜式的河南人,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
他靠一百多只羊,成家立业。
看到弟弟变穷,就多次把羊送给弟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匈奴攻打中原,国难当头。他就捐献一半的羊,用作边疆的开销。
战乱中,很多百姓流离失所。他就再次捐献一部分羊,二十万钱给了河南太守,用来救助难民。
他的做法,让汉武帝深受感动,就召集他帮助朝堂放羊。
有一天,汉武帝视察羊群,和卜式交谈了很久。
卜式讲解自己如何放羊,有什么规律,如何维护秩序等。说到最后,他来了一句:“其实,不仅放羊如此,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
汉武帝很是惊讶,就让其做了缑氏县令。果然,其治理有方,地方欣欣向荣。
最后,卜式做了关内侯。
一个农民,被封侯,这是难以想象的。而卜式却做到了。他也没有巨大的功劳,只是习惯了处处为他人着想而已。
自古以来,渡人渡己,渡己渡人。感情是双向奔赴的,千万不要坐等谁来拉你走出低谷。
02
清正型人设:博得信任。
人与人最难得的,不是利益之交,而是信任。
没有信任,就没有友谊,也没有合作。
就算有人给你位置,和你合作,但是对你不够信任,那也是不长久的。
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这是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当你在低谷的时候,想要去做一件什么事情,要别人如何帮助你。那,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可以把事情做好呢?
打造清正的人设,就是取得信任的关键。
你公道正派,那就办事不会有偏差,不因为自己穷困,而贪占他人的东西。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平的人,家徒四壁。
有一年,地方举行祭祀,大家让他主持分肉。
他把肉分得很均匀,也按照规则办事。人们都说:“陈平这个人,很好。”
他借机会,说:“倘若我陈平能有机会主宰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当地的富人张负,对陈平很是欣赏,就把孙女许配给他。此后,依靠娘家的帮助,陈平富起来了,还跟随刘邦,做了官。
回想很多社交场合,你愿意信任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吗?你和他合作,他会把利益拿到自己的口袋里,还神不知鬼不觉。你应该会惧怕他才对。
就是自己的父母,把你的钱财,莫名其妙就拿走了。估计你都不敢信任了,而是处处防备。
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就没有人设防你,而是愿意和你合作,一起赢得金钱和地位。
03
低调型人设:赢得尊重。
鬼谷子说:“欲高反下,欲闻其声反默。”
一个人总是低头,不是他一无所知,而是他愿意继续学习,有进步的潜质。
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是智慧不够,却强词夺理的人。
在南宋灭亡之后,忽必烈召集投降的大臣,询问“南宋是怎么灭亡的”。
很多大臣说:“都是贾似道,太腐败了......”
大将军董文忠说:“南宋皇帝给你们高官厚禄,你们却不忠诚,投降元朝,还推卸责任,气节在哪里?”
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人不愿意低头,那就会被更厉害的人,强行按下去,低头了就无法抬头了。
主动低头的人,其实蛰伏,是修身养性。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挖掘。
春秋时,晏子聘用的马夫,总是规规矩矩驾车,利用出行的时间,虚心向晏子请教。后来,马夫被提拔为大夫,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人到了低谷,还七嘴八舌地找一些客观因素,证明自己多厉害,这太不自量力了。唯有低调,才能够树立自己的形象。
人往高处走,没有错,但是高走的开始,一定是扎根。就像大树,树冠有多大,根系就有多发达。
04
当然,我们还可以打造不好惹的人设,避免小人一次次伤害自己,也可以保护身边的软弱者;可以打造智慧型的人设,用才华去折服他人;打造孝敬父母的人设,树立好的人品。
你递给人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某经理,某董事长,人家随手就扔掉了。
你把名字变成高大形象的代表,那么你自我介绍,就如雷贯耳了,人家就记住了。
打造好了人设,那么恭喜你,贵人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