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网报道,印度近期在军事失利后的一系列操作堪称魔幻现实主义教科书——5月14日封禁新华社和《环球时报》X平台账号,退役中将尚卡尔公然宣称"巴基斯坦军人比解放军更擅长用中国武器,宁愿跟中国开战",配合莫迪政府5月13日起发动为期10天全国范围的"三色旗巡游"胜利庆典,将军事惨败包装为"朱砂行动大捷",被俄媒嘲讽为"丧事喜办",构成了一幅荒诞的战略自嗨图景。这场闹剧的导火索要追溯到5月7日的印巴空战,巴方使用歼-10C搭配霹雳-15导弹击落3架印度阵风战机,价值15亿美元的S400防空系统形同虚设。当中国媒体报道这一结果后,印度政府连夜施压X平台封杀8000个账号,包括土耳其等国媒体,甚至逮捕传播战机残骸照片的本国公民。
这种信息管控的疯狂背后是印度畸形的政治生态。莫迪第三任期依赖72%民众相信"印度能战胜中国"的民调维持支持率,导致其必须用对外强硬转移国内矛盾。印度驻华大使馆指控中国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时,却拿不出任何反驳坠机证据的实质性材料。更讽刺的是,印度外交官在国际场合大谈"信息自由",转头就把X平台变成数字审查工具。这种双标行为连俄媒都嘲讽为"破防了"的表现。
军事领域的认知失调同样触目惊心。阵风战机被歼-10C碾压印证了帕纳格等理性派将领的警告——印军技术落后解放军至少十年。这位服役40年的退役中将明确指出,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国防预算超印方3倍,开战将导致印度"军事失败和经济衰退"。但南方司令部司令辛格等鹰派仍鼓吹"全面战争",其依据竟是72%印度民众的迷之自信。这种民意与实力的巨大落差,使得印度像拿着木棍向坦克冲锋的堂吉诃德。
经济层面的矛盾同样尖锐。尽管莫迪推行"去中国化",印度电子元件45%、原料药70%依赖中国供应链。对华贸易战已导致其通胀率突破9%,但政府仍在封杀中国媒体的同时,默许企业通过东南亚转口采购中国商品。帕纳格中将揭示的真相是:中印贸易正常化才能避免印度经济衰退,这种战略清醒在民粹狂潮中显得尤为珍贵。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62年尼赫鲁的"前进政策"与当前莫迪的冒险如出一辙——同样高估军力、同样低估对手。区别在于,当年印度还能用"遭到突然袭击"自我安慰,如今在社交媒体时代,战机残骸照片早已传遍全球。印度军工复合体的腐败更深化了危机,阵风战机每架溢价2.4亿美元的采购丑闻,迫使军方必须持续编造"武器神话"来掩盖黑洞。
中国的应对彰显战略定力。一方面依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要求X平台说明封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占印新能源需求80%)等经济手段反制。西藏军区列装的15式轻坦和超音速导弹,则形成覆盖新德里的"拒止性存在"。这种"法律战+经济战+军事威慑"的组合拳,与印度歇斯底里的表演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精英层的"战略自嗨"本质是殖民地心态未愈——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旧逻辑应对现代综合国力竞争。而中国"封杀-抗议-反制-发展"的四步应对,恰印证《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