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先上图,过下瘾再说!

下面这组图,反映的是印巴边境瓦格赫口岸的日常。不管是照片还是动图,一黄一黑的两色着装的军人,都在卖力地表演,相当的夸张和可乐。

这在外人看来,可能会有点忍俊不禁,但他们却相当严肃认真。为嘛?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关乎面子,关乎国家、民族的尊严……

所以,画风就成了这样——











这样的画风,天天发生,因为天天要换岗,所以,天天都在上演着一出出魔幻大戏。

且看,印度士兵正步前往边境线,一路蹦跶,离界碑还有半米时,突然定住 —— 右腿跟装了弹簧似的,直接劈成站立一字马。

另一边,巴铁士兵哪能落后?抬腿就是一个 "裤裆缝纫机",车线在半空亮足三秒,生怕对方瞅不见他家裁缝的手艺……

这种没有硝烟的比拼,全靠腿功在撑场面。要说咱山东人敬酒,杯口低是敬意,这儿倒好,膝盖成了度量衡。腿抬多高,气势就多高。你看那一双双绷直的腿,跟机械腿似的,每个高抬腿都是对地心引力的挑衅!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在这地方服役的,都是 "舞林高手"“腿中精英”,在湖南人看来,都是一条条“傲腿”,在家压腿跟艺考生似的,必须对着镜子狠练一字马,没这功夫,连站岗的资格都没有。

你看他们的各种高难度抬腿动作,再加上头顶上戴着的像是公鸡鸡冠一样的装饰物,像极了动物世界争夺配偶的场面。这些原本是动物求偶的炫耀本能,到这儿硬是包装成了关于国家荣耀的震慑套餐,脚掌砸地的声响,似乎在用脚后跟向对方发出挑衅:

“瞅啥瞅,不服出来走两步,有本事咱比腿!”

当然,比试起来,自然是一套一套的,除了比腿,其他部位的配合也得天衣无缝,尤其是眼神,张飞要是来了,估计都得服输。


曾有视频显示,有印度士兵在比拼中,曾打滑尴尬“翻船”坐地,巴方观众席当场炸锅,一阵欢呼,好象打了胜仗似的,不知回去关了禁闭没有。要知道,战场上可以疯狂扫射,一顿乱打,在这可不行,一板一眼,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别瞧他们的表演像极了小孩子过家家,可并不是闹着玩儿,人家“抬”的是民族尊严,“踩”的是对手气焰。据说不少士兵退了伍,有些腿就这么废了,当然,膝盖积液也能算作战功勋章,至少给你一个伤残认证,就像我们一年年交的社保一样,到头来全会返还给你。

据说,关于这事儿,两国间还玩得挺有默契的:你降旗装置坏了?没事,我等你,等你修好了,咱们接着拼,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玩了,没有对手,还玩个屁!

不为别的,因为有观众。比起真刀真枪,这种 "工伤式斗舞",似乎非常对民众的胃口。就是这处口岸,早已成了一个热闹的网红景点,天天表演,天天有人远道而来,只为观看这“振奋人心”的一幕!

看看观众席,印度一侧修得像古罗马斗兽场,巴方这边就是个露天迪斯科厅,每天上万人围观呐喊,难怪越玩越嗨,根本停不下来。

有意思的是,双方还收着门票呢,门票收入更是蹭蹭涨,也算是为双方国家挣了收入,估计军费都不用拨了,绝对自给自足。

当然,这仪式表演如潮汐一样,跟着印巴局势走:双方关系一紧张,士兵踢得更快更高,生怕丢了国家的脸面;关系一缓和,跟断电的机器人似的,没了斗志,还能顺带握个手什么的。

不得不说,这种比舞现象,很具有迷惑性。在自然界,飞禽走兽用舞蹈求偶,而印巴士兵用舞蹈护国。奥运会讲究更快更高更强,他们比拼更狠更僵更能抻。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智慧:脚尖上的芭蕾,总比枪管里的硝烟强。哪怕膝盖踢坏了,也要在边境踢出倔强的高度、踩出魔性的节奏 —— 毕竟,对老百姓来说,看踢腿秀,总比听枪声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