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盲人睁眼,比让哑巴说话更荒唐;荒唐的不是要求,而是制定要求的人脑子里没装人心。



江苏扬州一位80岁的盲人管大爷,去营业厅办电话卡,结果被要求“睁眼刷脸认证”

说实话,这事搁谁身上都得窝火。

老话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可有些人比规则还死板。



江苏扬州,管大爷今年80岁,八个月大时就因为眼疾摘除了眼球成了盲人

这天,他在保姆陪着下,慢慢摸到营业厅,想办张电话卡。

证件基本带齐了,身份证、虽未携带残证,但眼部状况肉眼可见。



本来想着,自己亲自到场,手续齐全,应该没啥难的。

可工作人员却说,办卡得刷脸,还得眨眼。

系统提示:“请您睁眼、眨眼。”管大爷一听就懵了,心里估计也犯嘀咕:我这眼睛都没有,咋眨眼?



他跟工作人员解释:“我从小就没眼球,身份证照片也是闭眼的,我咋眨眼?”

可工作人员只说一句“按规定办事”,死活不肯通融。

管大爷急了,把残疾证递过去:“你看看,这上面有我照片,是不是我本人?不信还有身份证。”

可工作人员还是那句话:“不刷脸不能办,我们有规定。”



最后没办法,管大爷只能让女婿赶过来,用女婿的身份证才把卡办下来。

你说,这事搁谁身上能不憋屈?

2025年5月14日,光明网报道了这事,标题就写得很直接:“荒唐!眼球缺失盲人办卡被要求‘眨眼’认证”。

紧接着,人民日报、央广网、澎湃新闻等媒体也都跟进了。

人民日报甚至直接用了“太过分”三个字。



事后,涉事营业厅回应,说是“系统规定”,还把责任推到“资料不一致”上。



可记者打电话问了同一家运营商的另一家营业厅,人家说,盲人带残疾证和身份证,拍照留档就行,根本不用刷脸。



你说,这不是人为卡人吗?

这事一出来,网友们议论得很热闹。

“过分的不是营业员,是万恶的规则制定者。违背人伦的东西,现在成了正当理由,这才是问题根源。”

“以前不用刷脸照样能办,现在反而倒退了?骗子能用虚拟号码天天骚扰我们,老实人办个卡却被‘机器’卡死,这科技到底是为谁服务的?”

“残疾人也是客户,凭什么不能平等享受服务?工作人员只会拿规定当盾牌,没一点人情味。”



【问题本质】

其实,像管大爷这样的遭遇并不少见。

河南巩义有对新人去登记结婚,女方是聋哑人,工作人员非要她开口说“我是自愿结婚”;有地方办死亡证明,居然要求“死者本人”到场;还有面瘫、烧伤、唐氏综合症患者,也常常被各种“眨眼认证”卡住。



更讽刺的是,2025年6月1日就要实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新规明确写着“非必要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对残疾人和老年人还有特别条款。

可眼下,距离新规生效还有几天,盲人老人就被“规定”挡在门外。



说到底,这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怎么用技术。

科技本来是为人服务的,结果成了推卸责任的工具。

为什么同一家运营商不同营业厅能有不同做法?

有的地方能用证件验证,有的地方非要“眨眼”不可?

归根结底,是有些窗口单位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

只会机械执行规定,把“系统要求”当挡箭牌,忘了服务的本质是为人着想。



这些看似小事,其实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科技进步了,门槛却高了。

别让“进步”成了某些人的门槛。

对那些制定规则的人来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果一个规则连最基本的人情味都没有,那就不是好规则。

希望这事能让更多人反思:科技到底是为谁服务的?

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