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红
中国当代国画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
石榴这一题材承载着独特的寓意与艺术魅力,深受画家们喜爱。元代画家钱选,其笔下的石榴画作,以细腻的设色与工整的笔法,将石榴的饱满形态与吉祥寓意生动呈现,画面清新雅致,充满文人意趣。明代画家孙克弘的《石榴图》,笔墨简洁却形神兼备,寥寥数笔勾勒出石榴的神韵,展现出写意画的独特韵味。这些古代名家,为石榴题材的国画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根基。
而当代,中国当代国画协会副主席尹文红老师,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精湛技艺,为石榴画这一传统题材注入全新活力。尹文红老师来自云南蒙自,蒙自这片土地,土壤肥沃,是优质石榴的主产区之一。石榴,作为蒙自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是当地繁荣发展的象征,更是尹文红老师心中难以磨灭的故乡记忆。
精妙构图:构建视觉和谐之美
构图是国画创作的基石,它决定着画面的整体布局与节奏韵律。尹文红老师在石榴画作的构图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部分作品中,尹老师采用了经典的开合式构图。画面中,石榴作为主要元素占据着关键位置,或于画面中心簇生,饱满圆润的果实好似是视觉的焦点,吸引观者目光;或在一侧伸展,以一种自然的姿态打开画面。而枝干则如同脉络,在画面中蜿蜒伸展,巧妙地串联起各个部分。同时,点缀其间的禽鸟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感,它们或栖息于枝头,或展翅欲飞,与石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开合有度、动静相宜的画面氛围。
还有一些画作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尹老师将不同位置、不同状态的石榴分布于画面之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观者的视线可以随着画面中石榴的位置移动,从这一簇丰硕的果实,游移到那一支初绽的石榴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石榴园。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更给予了观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使他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石榴的美态。
灵动用笔:勾勒生命鲜活之态
用笔是国画技法的核心,它承载着画家的情感与思想。尹文红老师在绘制石榴时,其用笔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当勾勒石榴的轮廓时,尹老师的线条犹如灵动的舞者。线条的粗细变化精准地贴合着石榴的形态,在圆润饱满之处,线条流畅而柔和,细腻地表现出石榴的曲线美;在转折和突起之处,线条又稍作顿挫,展现出石榴表皮的微妙起伏。这种细腻的线条处理,让石榴仿佛从纸面跃然而出,具有了真实可触的立体感。
而在描绘枝叶时,尹老师更是将用笔的变化发挥到极致。以中锋用笔写出的主枝干,挺拔而坚韧,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感;侧锋则用于表现旁逸斜出的细枝与叶片,墨色在宣纸上自然晕染,呈现出枝叶的轻盈与飘逸。通过不同笔法的交织运用,枝叶的疏密、向背、曲直被生动地呈现出来,它们或相互缠绕,或舒展独立,与石榴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世界。
绚丽色彩:晕染艺术独特之韵
色彩在国画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尹文红老师在石榴画作的色彩运用上,既遵循传统又大胆创新。
红色是石榴画作的主色调,尹老师对于红色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他选用鲜艳而浓烈的朱砂红、曙红等颜料来描绘石榴果实,这些红色在宣纸上相互交融、渗透,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有的地方红色浓郁厚重,仿佛凝聚着石榴的甜蜜与成熟;有的地方则稍作淡化,表现出石榴在光影下的明暗变化。同时,尹老师巧妙地将红色与墨色相结合,墨色的枝干与叶片如同底色,衬托出石榴的明艳夺目,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石榴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此外,尹老师还善于在画作中融入其他色彩来丰富画面。比如,以淡黄色来表现石榴花的嫩蕊,给画面增添一抹清新之感;用淡绿色晕染石榴表皮的一些部分,暗示出果实的生机与活力。这些色彩的点缀,如同繁星点点,让整个画面更加绚丽多彩,既符合自然中石榴的真实色彩状态,又融入了画家的主观艺术处理,使画作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尹文红老师的石榴画作,是他在国画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晶。他以精湛的构图、灵动的用笔和绚丽的色彩,为传统的石榴题材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也为当代国画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与独特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