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黄彦楠 李浩鹏 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治理“行车堵、停车难、秩序乱、车位少”等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今年以来,福田区福保街道全面推进非机动车停放整治工作,五“管”齐下让非机动车文明“入位”,让市容有“颜”更有“序”。
政企联管,动态调度一抓到底
福保街道积极与共享单车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共同推进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通过与共享单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街道定期与运营商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反馈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运营商加强车辆调度和管理,提升地铁周边高峰期清运效率,避免车辆堆积、占道等现象。对河套福保园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要求每天通勤高峰时间段前共享单车全量清运。对于整改不力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严格执法。今年以来,已实施共享单车企业处罚3宗。
空间精管,疏堵结合一扩到位
为充分缓解辖区非机动车停车压力,福保街道采用“疏堵结合”方法,对停车框线严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进行排查并整改,将立交桥底等空闲区域拓展为停车位,完善优化非机动车停车空间。全量清查清运违停非机动车,同时联合社区对长期无人使用、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进行清理,已清理僵尸车300余辆。针对宽度小于3米的人行道,安排专人加强巡查,确保狭窄人行道时刻畅通无阻。在福保站地铁口增设护栏和迎宾带,并醒目设置“禁止停车”标识,利用物理隔离手段杜绝乱停乱放现象,“人车分流”保障人行通道畅通。针对地铁口、公交站、商业街、福田口岸周边等停车需求量大的场所,充分挖掘周边空间,今年以来共更新规划停车区域120处,其中新增划线109处,新增停车位约1000个。
规范停车,随手扶正一线共管
为提升整治效果,福保街道充分调动环卫工人、城市管家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力量,落实非机动车“随手扶”。在日常工作中,环卫工人、城市管家对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进行及时扶正与规范停放,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整合执法队、网格员、环卫绿化工人、城市管家、物业保安等超200名人员力量,将22个非机动车热点区域进行责任划分,编制责任分工明细表,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人给予奖励,激励其积极参与到非机动车整治工作中来。
志愿协管,多元参与一劝到点
努力形成“街面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动志愿者力量,拉动社区网格员、物业、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非机动车协同整治。每日高峰时期,志愿者们在地铁口、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文明劝导,引导市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每周组织各社区、园区全面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重点进行非机动车秩序整治,每次活动平均动员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散落垃圾、市容设施脏污等问题700余处。
科技智管,AI巡查一网覆盖
福保街道还积极探索智慧化手段进行非机动车治理,利用无人机定点巡航与高空鹰眼监测等手段,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人工+AI巡查”模式,街道能够及时发现非机动车乱停放和占用盲道、人行道等情况,并通过“慧治理”小程序自动分派任务,确保问题快速处置。智慧化管理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整治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下一步,福保街道将继续优化非机动车停放布局,持续开展整治行动,确保辖区交通秩序有序、城市环境整洁。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有序停放非机动车,一同踊跃参与城市治理,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