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领导人普京一向以沉着冷静闻名,可谁又能想到,他也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呢?在一次讲话中,他越讲越兴奋,最终没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普京的“愤怒”与“误判”?
一直以来,普京在国际舞台上都保持着硬汉形象,喜怒不形于色。然而,在前段时间的一次政府会议上,摄像头正开着,他就脱口而出了一句“笨蛋”。虽然随后补充了一句“请原谅我这样说”,但那两个字的分量着实不轻。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这位老江湖如此失态?答案还是在于那些没完没了的制裁。
其实,普京可能真的没想到,欧洲的政客们这次会这么“认真”。早在2021年年中的时候,俄乌冲突还没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克里姆林宫就已经悄悄做了一件大事——把手中的美元资产几乎清空,换成欧元、人民币以及黄金。
当时大家还以为这只是俄罗斯多年来喊的“去美元化”口号下的常规操作,但现在回想起来,这分明就是战前的战略布局啊!老爷子当初的打算还真是滴水不漏。
他估计,欧洲那些人,嘴上再怎么叫嚣,生意终究还是要做的,特别是能源领域。离开了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他们的日子还能过下去吗?毕竟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不也是这样嘛?一边制裁,一边照样买天然气、用石油。
然而,这一次,欧洲政客们的反应完全超出了普京的预期。他们不仅紧紧跟随美国的步伐,甚至还下定决心要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欧洲的“狠招”与普京的“无奈”
欧洲那边也没闲着,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数,直接瞄准了俄罗斯的“影子油轮舰队”。这一招真是够毒的,一下子列出了近两百艘油轮的黑名单,还涉及一些和俄罗斯关系暧昧的第三国公司,比如土耳其和越南的企业。
欧盟更是放出狠话,给俄罗斯30天时间考虑停火事宜。如果拒绝,后面还有更严厉的“惩罚性升级”等着。这种架势,显然是要把俄罗斯逼到绝境才肯罢休。
面对这种近乎“七伤拳”式的制裁——敌人受伤八百,自己也损失一千甚至更多——普京那句“笨蛋”,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更像是对自己战略误判的一种懊恼和宣泄。他可能真没料到,这场冲突会让欧洲的政治风向彻底改变,让经济利益在安全焦虑面前暂时退居二线。
欧盟一轮接一轮的制裁措施,效率之高让人怀疑这还是那个以拖沓著称的组织。就连匈牙利这种平时和俄罗斯关系还算不错的国家,顶多也只是象征性地拖延一下,根本无法阻挡这股洪流。
普京的反击:想回来?没那么容易!
普京也不是好惹的,生气归生气,该撂的狠话还得撂。他说,那些当初从俄罗斯撤资时态度恶劣,甚至还暗中资助乌克兰军队的西方公司,别想轻易重返俄罗斯市场。
尤其是那些给乌军提供资金支持的公司,想重新进入俄罗斯市场?做梦去吧!至少得等打上15年的官司再说。这话真是戳到了不少西方公司的痛处。
自2022年冲突加剧以来,上千家外国公司纷纷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但实际上,真正彻底离开的还不到三成。大多数公司只是玩了个“暂停运营”的文字游戏,实际上仍在观望局势。
他们的小算盘谁都看得出来:等哪天仗打完了,风头过去了,还能卷土重来继续赚钱。据说像雀巢、联合利华这样的大品牌,私下已经开始托人向克里姆林宫递话,试探能否恢复业务。
普京的态度确实耐人寻味,软硬兼施,既用胡萝卜也用大棒。他表示,如果某家公司对俄罗斯有利,就会开绿灯;如果没有好处,则能找到各种理由阻止其进入。
他还特别强调这些手段“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这无疑是在讽刺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同时,他也暗示会对那些被迫撤离的公司区别对待,为未来经济上的转机留下了空间,既安抚了国内情绪,又显得深谋远虑。
泽连斯基的“小算盘”:中国这步棋怎么走?
就在普京和西方斗智斗勇的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打出了一张让人摸不透的“中国牌”。
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泽连斯基主动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说,中国曾要求乌克兰在5月8日至10日期间不要袭击俄罗斯本土。而乌克兰方面“信守承诺做到了”。
这话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要知道,就在5月初,乌克兰刚用上百架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周边地区,导致多个机场瘫痪。结果呢,就在多国领导人准备前往莫斯科红场参加阅兵前夕,袭击突然停止了。
那么,泽连斯基这么说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他特意提到“中方要求”,潜台词可谓丰富。一方面,这是在炫耀:看,乌克兰在国际上多有面子,连中国都要客气地打招呼。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中国在这场冲突的调解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
他还顺便提了一句,说自己已经收到了中国方面支持“30天全面停火”倡议的积极信号。这个所谓的“中方支持信号”,实际上是指不久前中国和巴西联合发表的一份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声明。乌克兰方面将其解读为中国支持他们提出的停火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在采访中对联合声明里的巴西只字未提,单单把中国拿出来单独说事儿,这心思显而易见。
大国博弈的“微妙”与和平的“未知数”
仔细琢磨泽连斯基的这番操作,至少有两层深意。第一层,众所周知,中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中国出面调解,俄罗斯多少会给点面子,不至于翻脸。回顾最近的动向,俄罗斯确实两次重点和中方沟通了谈判立场。一次是4月底金砖国家外长会议期间,拉夫罗夫特别向王毅外长强调了“无条件谈判”;另一次是5月8日中俄元首会晤时,普京再次重申了这一主张。这些信号不可谓不明显。
现在,泽连斯基是真的有些着急了,想要和普京坐下来好好谈谈。之前土耳其方面组织的一次会谈,普京根本没有出席。如果接下来真的要举行俄乌首脑级别的会晤,并且把地点设在中国,那么普京或许会给这个面子。毕竟,目前看来,北京可能是普京唯一能够接受的第三方会谈地点。
也有人分析认为,泽连斯基如此高调地给中国“戴高帽”,也是想在国际上营造一种“中国实际上是站在乌克兰这边”的舆论氛围,从而给俄罗斯施加压力,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更柔软的姿态。
而中国方面呢,在“支持和谈”和“呼吁停火”这些措辞上,把握得相当微妙。既要维持自己作为中立调解者的形象,不偏袒任何一方,不给人留下把柄,也要为后续可能的外交斡旋留出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毕竟,这盘大棋下到这里,每一步都需要格外谨慎。
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八百多天,打打停停,各方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普京有自己的战略误判和无奈反击,泽连斯基则有自己的外交策略和求生欲望。
但归根结底,正如中巴联合声明所强调的那样,枪炮子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大家都坐下来好好谈,才是结束这场冲突的唯一出路。不过,这谈判桌何时能真正摆起来,双方又能谈出什么结果,眼下来看,仍然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这个世界的大棋局,真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引人入胜。黑白交错之间,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神经。至于最终的棋谱会如何书写,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来源:西格玛军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08920943411418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