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去了一趟成都,在四大神盘之一的麓湖深度游学。给到我的体验是太值了。
万华内部方法论,首次公开
这是万华第一次拉通各重要部门负责人做的一场深度解读,也是万华第一次对外公开品牌内部的方法论。万华品牌负责人李总、社群负责人褚云老师、景观设计陈总做了一个长达6小时的分享,整个行程还有多个样板间的代看,全程设计师参与交流。
两天的学习让我对麓湖有了更深的认知,脑海中也一直在复盘一个问题:为什么感觉很多地产开发商总是在学习麓湖,但总是追不上麓湖?
今天我就想分享几个让我感受最不一样的点:
1、产品设计老大和物业老大是同一个人,你们能理解这个背后的原因了吧。不做自我陶醉的产品。
2、拥有自己的产品实验室,给予犯错的空间。
3、新材料新工艺的自主研发,这也正是很多人觉得麓湖无法复制的主要原因。
4、和客户真正的成为朋友,挖掘真实生活动线。
5、和公司所有员工达成共识,让所有员工感受生活魅力,从而为客户设计好生活而不是贩卖生活。
还有一个可能很多人都忽略的点是,麓湖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考虑产品复制,他们的每一块土地都属于定制化。麓湖更是一座城,需要多元化的人群,所以麓湖在产品研发策略上是从300万到1个亿总价段的全产品线策略。
虽然全貌复制麓湖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觉得麓湖还是有很多单点值得大家学习:
比如麓客mcn,比如做好情绪价值的售卖,比如松弛景观氛围的布置,比如在户型动线设计的思考,比如对于客户、对于生活的好奇研究。
今年我们一直在说,要给客户打造全新的、松弛的生活方式,麓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因为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极度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社群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上面我们分享了为什么麓湖难以复制,现在想和大家聊聊麓湖最出圈的社群运营,它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这个其他人能学会吗?
我上次听完发现,其实对于大部分开发商来说,想要做到麓湖这样2024年组织了7000次社群活动这件事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麓湖做社群的底层逻辑还是值得分享给大家。
1、做社群不是做销售,千万不要和营销捆绑。社群是把人通过这个社区围合起来一群人做一些有趣有活力的事情。
2、做社群首先要了解人心,接受不完美。褚云老师分享了一句话我很认可,想要做好社群,你要学会示弱接受失控。
3、其次要了解社群不是物业活动,要调动挖掘业主的自主性,以及参与者的能力,让做社群成为双向奔赴。
4、做社群一定要相信人心善,多给予一些权限调动积极性,作为开发商对于社群来说只是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角色。成为社群组织的最后兜底者。
也正是因为拥有庞大的社群组织,麓湖还成立了应该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地产mcn——麓客mcn。也非常值得大家去研究研究。
好了我的麓湖之旅复盘分享就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
最后再给手哥打个广告,这次活动是地产操盘手和万华联动打造的“寻麓之旅”研学营,麓湖官方发起、深度研学,非常推荐大家亲自感受体验,期待下一期的学习。
以上为正文,来自City好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