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实习生 董晨曦)5月13日,百周年纪念讲堂运行25周年发展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大会以“美育浸润与校园剧场的使命责任”为主题,回顾讲堂25年来的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高校剧场的育人功能与社会责任。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在致辞中表示:“百周年纪念讲堂作为北大校园文化的重要地标,不仅是艺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阵地,为北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助力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开展。”
当天下午,以“新时代高校剧场的育人功能、社会责任与未来使命”为主题的美育论坛举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美育工作者、艺术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校园剧场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剧场与美育实践创新”两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高校剧场在美育浸润中的前沿探索与创新经验。
北京大学讲堂艺术活动办公室主任陆莹分享了北大讲堂“高雅艺术殿堂”与“素质教育课堂”的定位实践。她表示,讲堂通过“艺术+学术”模式,联动“业界+学界”,如推出“戴锦华教授电影导赏”系列,该系列通过“影片展映+学术对谈+创作工作坊”的立体模式,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镜头语言,更能从电影中提炼人文思考。“剧场不仅是演出空间,更是校园文化的精神符号,承载着价值引领的使命。”陆莹表示。
据介绍,讲堂2000年正式运行。25年来,累计为学校各类活动提供场地2万场次,服务保障水平已成为讲堂的看家本领;自主策划电影演出5000场次,吸引观众500万人次。
作者:董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