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沉寂了近半个月后,调查组通报了董小姐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处理结果。概括起来就是,董小姐从上至下,全部都是造假:

1、大学物理AI、大学物理AⅡ、有机化学B、无机化学B等4门课程,共16学分全部为伪造;

2、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和同年毕业的北京科技大学他人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20%;

3、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篇属于不当署名、1篇属于重复发表。



处理结果就是撤销董小姐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撤销她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到这里,对董小姐的处理算告一段落了。看似有理有据,看似严肃处理,看似丝毫不留情面,以至于很多人在新闻评论区欢呼雀跃:

“大快人心”“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处理得很果断,为调查组点赞”...

可问题是,这真的算是正义的胜利吗?对不起,我只能持有悲观的态度来注视着这一切,因为这些根本就算是什么“正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后的弃卒保车。

协和4+4每年只录取30人,按理说审核人员的工作量并不大,但愣是让这样一个全身都造假得人通过了,这难道不诡异吗?

就算审核人员粗心,不小心让董小姐混进去了,可她毕竟是假货,假货永远都是假的,不可能有真才实学,那她又是怎么通过面试的?

好,就算她再一次骗过了面试官,那她又是如何毕业的?要知道博士毕业是很难很难的,尤其是在众多大咖把关的前提下,难道她的导师一点点都没察觉吗?

导师没察觉到不对劲就算了,为什么又能在毕业典礼上被点名表扬?还有她那漏洞百出的论文,又是如何通过教授专家们的评审的?

这些问题真的不敢细想,一旦细想,就会后背发凉,就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无力感。

当然,今天的重点还不是这些,而是对董小姐的处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刑法》第280条中规定,对伪造、变卖、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到这里,新的问题出现了:董小姐造假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从成绩到毕业论文再到学术论文,几乎全部都在造假,为什么她一点事都没有?

不禁想起国内篮球裁判圈子里,那句流传甚广的经典语录:

“我们错了,但我们不能改。”

把这句话代入到当下,何其讽刺,又何其现实。

在董小姐被调查的那段时间,一位名叫李某萱的女子也悄然上了热搜。李某萱是2024年度“大湾区环球小姐选美冠军”,就是这样一位选美冠军,最后却因为学历造假,最近锒铛入狱。



时间回到2021年,李某萱找到某留学中介机构,用38万办理了虚假的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学士学位和毕业证明。

然后她就凭借着这个假学历,骗到了香港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2024年,她被查出来学历造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李小姐当时在港大还在继续造假,将自己在港大的硕士毕业成绩中的“合格”改成了“优异”。

李小姐和董小姐十分相似,都是学历造假,都是用假学历骗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二人在结果上却又有着天差地别。

当董小姐还在逍遥法外时,当董小姐的罪行被拆穿后却毫发无损时,李小姐正在接受香港法院的审判。



最终,李小姐因“以欺诈手法取得服务”和“管有虚假文书”两个罪名,被判240天监禁。



到这里,又该说些什么,但好像什么都说不出口,只是想起来《西游记》中的那个经典桥段:

每每有小鬼要被孙悟空打死时,天上总会有个声音悠悠传来,让他网开一面,丝毫不管大地上的那些瘦骨嶙峋的哀鸿遍野。

神仙们踩在云朵上优哉游哉,手下的小鬼们群魔乱舞。

新闻真的不能放在一起看,但凡放在一起,但凡把那一个个原本独立的新闻做成合订版,总能呈现出一种超脱现实但又立于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这种魔幻是博尔赫斯想破脑袋都描写不出来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