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谈已经过去了几天,本来想着跟中方发布联合声明后能够提振美国的经济市场,结果直到现在美国想要的中方到现在都没有个回复。
特朗普为何高兴早了?中方为何会有此举措呢?
中美的关系
随着5月12日中美两国之间发布了联合声明,这也是双方在4月份的“对等关税”政策后第一次达成共识,更是让整个全球市场都松了一口气。
但特朗普却没想到,自己高兴早了。尤其是中方只是取消美对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目前迫切需要的中方一个都没有给。
有消息称,就在5月15日当天中美双方的贸易代表在韩国的济州岛进行了双边会谈,并且一同出席了亚太组织会议。
这也是中美双方在5月12日双方发布联合声明之后,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的会谈,尽管目前还没有最新消息传出,但是其中内容很明显囊括了关税方面的内容。
这也和之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的说法一致,在当时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在未来几周,中美双方会有新的接触机会,为了能够促进一项更加完整的协议。”
通过对于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就可以发现,尽管双方在经过了两天的会谈之后都说在会谈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仔细一看,其实进展仅仅止步于双方过高的关税上。
对于关税政策,要不是一开始,特朗普为首的美方一意孤行,不顾市场的增加关税,中方也不会添加那么多反制手段,可以说到了现在除了让特朗普白忙活一场,什么也没捞到。
再加上本森特在采访中补充的“美对华关税降至10%不太可能”,又是让双方在谈判中的痕迹显而易见。
目前中方对美方出口的商品仅收取10%关税,而美对华的出口商品收取30%,其中包括10%基础以及20%芬太尼。
这20%的芬太尼附加税就是定在此次协议中的定时炸弹,这个特意加上的关税,是在2017年以禁毒为名加征的特别关税,却在此次联合声明中刻意的隐去。
更何况在后面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重提中美关税:尽管不会恢复到对华的145%,但也是要大幅度提高对华的关税比例。
很直观的就能想到特朗普并没有对中国真正的服气,目前一时的低头只是因为当前美国的局势难以控制,只能通过这种方案来解决难题。
这在美方在日内瓦会谈的采访中也能看出:和中方达成协议,能够帮助美国解决目前万亿美元的巨大贸易赤字。
一旦美国国内的危机解除,可以肯定美国会继续在关税政策上给中国使绊子。但这也早在中国的意料之中。
中方在接受采访中明确表示:中方谈判从来追求的就是双赢,一切结果都是必须符合中方自身利益的。
目前来看,美方的打算算是落空了,毕竟现在中方可还什么都没给呢。
中方的手段
要知道,现在特朗普最需要的可不是什么关税的降低,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拿到实际的好处,就比如现在急需要解决的稀土问题。
虽然在联合声明中,中方明确表示了会取消在4.2日之后的对美方非关税的反制措施,里面包含了稀土的限制条例。
但这条政策仅仅只是把稀土的管控进一步给加强了,要知道中方对美方的稀土限制早在许多年之前就存在,并且很有可能一直存在。
要知道,在中美双方举行日内瓦会谈之前,特朗普就不止一次希望中方解除美方在稀土出口方面的限制措施,但中方一直没有接这个茬。
尤其是在美方推出“对等关税”之后,进一步的稀土限制搞得美国内地怨声载道。毕竟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都捏在中国的手中。
长时间稀土原料的缺失,会导致美国本土的高科技公司纷纷陷入原料短缺的问题,甚至会有停工的可能,造成严重的供应链危机。
所以说中方根本就不怕美方在“芬太尼”上打的小算盘,更是直言:如果美方想要真心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抹黑推责。
可以说单是稀土这一命脉,就把美国给压得死死的,更别提中方还有其他新招了。
要知道,关税这一块收入最快的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了。而中方每年从美方进口的很大一部分产品就是美国的大豆。
自从关税战开始以来,中方直接拒收美国大豆,导致很多农商的美国大豆纷纷积压在仓库之中,造成了许多美国农民的不满。
那么中方怎么应对中国境内的庞大市场呢,就是从巴西进口新鲜大豆。这就是中方的先见之明了,自从2018年之后,中方就开始尽可能减少美国的进口渠道,并且在世上广结盟友。
在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的同一时间,巴西大豆就已经装上了中国的轮船,而且在秘鲁的太平洋沿岸,一个中方在南美地区布局的深水港也即将完工。
可以说目前中美双方约定好的90天谈判期,并没有让特朗普等来自己需要的消息,中方更是不会让特朗普轻易得逞。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中美双方虽然已经进入了缓冲期,提振了美国的经济前景,但是双方在暗地里仍旧在交锋,尽管目前中方的出口企业和美国的客户合作火爆,但也只是一时之举。
后续双方是能够稳中向好还是关系破裂,就看中美双方在这90天的谈判过程中能否谈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了。
信息来源:
[1]外媒关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意义重大,有助提振经济前景 央广网
[2]“一船难求”折射中美经贸关系本质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