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越来越高

去海边玩水、“赶海”

成为大家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

近日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

前海石公园可以赶海抓螃蟹!!




帖子下面有不少网友留言

提醒这类螃蟹不能吃

也有留言倡导保护生态








公园管理方回应

公园管理方表示

公园在多处地方挂有警示牌

“禁止游泳、禁止钓鱼

禁止攀爬、禁止嬉水”

同时

公园安保人员在巡查时

都会对下水捕捞、钓鱼的游客

进行劝阻

在此呼吁大家

不要下水捕捞、垂钓等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礁石和潮水都比较危险

希望大家只在岸上游玩!

对于网友捕捞的这些东西

工作人员则表示

不建议食用!

“赶海”虽然看似很有趣

但小编要提醒大家

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小心海洋隐形“杀手”

“致命弧菌”很危险

关于在“赶海”中受伤的新闻

随手一搜就出现不少


这些“赶海”可能面临的风险

值得大家警惕!

首先,潮汐变化无常,对于不熟悉潮汐规律的初学者来说,极易因疏忽大意而错过安全撤离时间,被困于礁石或浅滩,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海洋生物也暗藏危险。

一些贝类可能含有毒素,误食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部分海洋生物如海胆、水母等,触碰后可引发皮肤过敏甚至更严重的生理反应

其中

最为著名的就是

创伤弧菌

2024年5月,福建泉州一名环卫工在海边清理垃圾时摔倒,手部伤口感染创伤弧菌,致整只手臂截肢。

2024年4月,#2岁幼童感染创伤弧菌面临截肢#话题登上热搜,广东珠海一2岁男孩因接触了鱼而感染创伤弧菌,右脚面临截肢风险。


而类似案例,深圳也有发生——

2023年7月,深圳一男子不慎被罗非鱼骨刺伤手指,超过了40小时才前往医院就医。医生发现,男子的中指发黑,靠手掌的关节位置肿大,整个手都是红肿的。更危险的是,还出现了感染性休克。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截除了坏死的手指。经过检查,医生确认男子感染了创伤弧菌。


什么是创伤弧菌?

为什么它这么可怕?

创伤弧菌属于弧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菌,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弧菌。其广泛分布于水温较高的各河海交界水域、近海、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中,常寄生于贝壳类等海洋生物中,如鱼、虾、牡蛎、蚌等。

人类感染创伤弧菌主要有2种途径:

第一种是通过皮肤创面接触携带病菌的鱼贝类等直接感染;

另外一种则是生食、食用未完全煮熟鱼贝类感染。

创伤弧菌的毒性较强,病情进展迅速,感染后若不及时就诊,严重可发展为肌肉坏死和败血症,甚至有截肢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

“赶海”时

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呢?

1. 一定要注意潮汐变化,提前查阅当地的潮汐时间表。

2. 警惕复杂的水文环境,不要贸然前往深水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3. 有淤泥、湿滑海草的地方一定要格外小心,要注意暗沟。

4. 不要随意触碰和食用不熟悉的海洋生物等。接触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时最好戴上手套,一旦被蟹脚、虾刺等刺伤,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酒精进行消毒。避免在海水中受伤或将已有的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5. 不熟悉的海域不要一个人出海,出海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天气情况,避免在大暴雨和雨天出行,以免发生危险。

6. 穿着适合的防水鞋,以防滑倒和被尖锐物划伤;携带防晒霜、帽子、墨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准备急救包以应对意外擦伤或蜇伤。

最后

再次温馨提示

“赶海”要注意自身安全

也要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

保护自己、爱护海洋

▍深圳好玩(szhaowan)综合整理自深圳新闻网、南方+、央视新闻、光明网、幸福福田等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