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有许多位影帝。
诸如大小梁、香港之子、喜剧之王、功夫皇帝、动作巨星、妖刀、朴刀和市民等等,名单尽多,数不胜数。
悠长岁月里。
有六封影帝的神话,有跨数十年仍宝刀不老的传奇,有随便演演就能当影帝的奇遇,有不管怎么演,评审都一致点头叫好的神迹。
有欢欣鼓舞、有颓唐怅惘,有神采飞扬,有郁郁不得志。
也有影帝如郭。
郭富城。
他不但是影帝,也是乐坛天王、舞台之王、唱跳之王、广告之王、时尚之王与偶像顶流,甚至可称,娱乐圈唯一的“六边形战士”。
但本文只涉电影。
而既然影帝如许之多,又尽多神话、神迹与传奇,“影帝如郭”,又能如何?
或该重走一遍其影路。
1989年。
二十四岁的郭富城,终于决意摆脱在无线电视台跑龙套的日子,遂接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很有趣。
在无线电视台的那两三年,他始终不被重视。
尽多龙套角色。
但当他踏足影坛。
接演的第一部电影《飞越危墙》,就是整片仅次于第一男主角莫少聪的重要人物,第二部电影《西环的故事》,就与早他数年出道的李子雄和郑浩南一起,并列为三主角之一。
走势相当凌厉。
当然,王晶曾经说过,在郭富城凭一个广告在台湾大红之后,台湾传媒大亨邱复生和港台的唱片、电影公司,以音乐、电影双线,“力捧”郭富城。
这当然是某种毋庸置疑的事情。
然而笔者以为。
即便不遇上那个传奇般的机车广告,以郭富城本身的资质和天赋,如果就沿着当时的影路走下去,他很可能会提前十年,就在电影上崛起。
因为若非从华语乐坛转轨粤语歌坛“天王争霸”的需要,他又怎会于正当红之时,突然在电影上大幅减产?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半程,他甚至连一年一部电影的数量,都未能保持。
这令得他,与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年代擦肩而过。
当然,携乐坛天王之威,他也同样很快就以《浪漫风暴》脱颖而出,进而签约嘉禾电影,再以《风云雄霸天下》,成为新一代香港影坛偶像。
经此一役,他成为双周一成之后,第一个登顶香港票房排行榜的演员。
恰出道十年。
然而,偶像与影帝并不相同。
出道第十年,郭富城夺香港票房年冠,成为影坛有数的大咖之一,但直到出道第十七年,才第一次被人称作影帝。
那是在2005年,陈木胜掌镜下的《三岔口》。
曾有人这么形容,“见到演《三岔口》的郭富城,突然发现,其他几个天王的表演,都不香了,包括一直有文艺小生之称的黎明。”
郭富城其人,有着极其强大的共情能力。
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赋。
该种天赋,曾在郭富城出道第五年的作品《赤脚小子》里出现,杜琪峰曾说,这小子的共情能力,能够让摄影机跟着他一起哭。
诚如斯言。
距离《赤脚小子》十二年之后。
“十年寻人”的警察孙兆仁,令得郭富城再度“天赋觉醒”,他在电影里面,无论是那种扑面而来的颓废、沮丧和了无生趣,还是他咬着冰冷干硬汉堡时的悲从中来,以及得知女友早已不在人世时的绝望与哀恸,都在步步击穿观者的心防。
这就是他首次提名,就击败梁家辉封帝的关键。
很简单,这根本不是表演技法层面的粗糙竞争,而是指向了演员的共情力,核心是情感的丰沛、真实与深邃。
在这个角度来讲,郭富城近乎无敌。
随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曾志伟投资、本拟由刘德华主演的电影《父子》,掌镜的谭家明导演突然变了主意,他开口“钦点”要郭富城主演。
笔者见过昔年一则报道,说刘德华将要做“父子贼”,说的正是这部电影。
所以后来,曾志伟无奈吐槽,说谭家明导演太有主见,包括选演员,他说用谁,就必须用谁,任何人都不能干预。
谭家明眼里,郭富城身上,有一种“原始的爆炸力”。
这部电影受到韩国釜山电影节和日本东京电影节的“争抢”,并横扫“马像”,更带着郭富城,首次“远征”罗马国际电影节,参与影帝竞逐。
而继《三岔口》过后,郭富城“斩落”吴镇宇,再次登临影帝王座。
用某位资深电影人的话来说,连庄影帝,这是绝大多数演员,终其一生也无法达成的成就,郭富城功力深湛,实至名归。
这是郭富城的“化龙”。
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他只是很执着。
当初演《三岔口》,听到摄影师赞他“你蛮能演的”,才开始有关于奖项的期待“萌芽”,第二年连庄影帝,坐在回香港的班机上,他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睡意。
连续两年夺取影帝,令没有野心的郭富城,也开始感觉到了压力。
也从这一刻开始,他才彻底挥别了过去那个偶像“郭富城”,扭头奔向了,一条永不止息的电影及角色追寻之旅。
表演要有难度,角色要复杂且要有发挥空间,剧情要新颖,拒绝任何形式上的重复。
这是其接戏的“新标准”。
因是之故。
他这一刻是胆小又执拗的泰国侦探,下一瞬间醉醺醺地坐在轿子里,是经历情殇、叛逆、绝境重起的票号少东家,而后不但做回不哭死神,更化身堕入重重迷雾的警队督察。
回回不重样。
而且入戏极深,甚至有时候,难以抽离。
以《三岔口》为开始,到数年后的《寒战》之前,七年时间里,一个香港影坛典型的“偶像派”,居然只接了三部商业片。
如果将视野延及其整个电影职业生涯,更会让人吃惊,他是唯一一个,小众类型电影多过商业电影的演员。
在追求效率和商业票房的香港影坛,这绝对是一个异数。
简直不可思议。
又一个十年到来。
若以《父子》为启蒙,那么五年之隔的电影《最爱》,就是郭富城在表演上真正步入“顶级”和“大成”的象征。
他以自己的表演,升华了整部电影。
那种细腻的层次感,宛如顶级的工匠,在象牙尖上,雕刻出繁复而美轮美奂的空中花园全貌,那种强烈的情感爆发,就像呼啸而来的滔天巨浪,轻易就能湮灭掉,观者的情感之堤。
如何融入、如何蜿蜒,如何成滔天之势,如何决堤释放?
在顾长卫眼里,“郭富城真的是一个好演员的料,出乎我的意料。我常常看着他在镜头中的表演,都不忍心喊停。”
其表演可做教科书。
一年之隔。
他交出《浮城大亨》和《寒战》,一文一武、一艺术一商业,史诗人物气质与警界高层气场交相辉映。
接踵而至者,是检察官、神魔人物、隐逸宗师、衰朽老警、浪子、黑警、双面人、流浪汉、富绅、龅牙悍匪和旧江湖大佬等等。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依次为这些角色,写下丰富详实的人物小传,也在他们的世界里,重生轮回。
虽然在后来,仅有《踏血寻梅》的阿臧,帮助他登上金像奖影帝的王座,放眼而观,却总计有孙兆仁、周长胜、凌光、赵得意、布华泉、刘杰辉、周西宇、高见翔、李问、阿博、梅蓝天等等角色,书写下骄横传奇。
一朝化龙,迄今巅峰。
他并不是拿奖最多的影帝,也不是唯一连庄的演员。
但若以作品论,他手握《风云雄霸天下》、《寒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无双》这四部商业巨制,又兼有《三岔口》、《父子》、《最爱》、《浮城大亨》、《踏血寻梅》和《临时劫案》这六部或品质与表演双优、或表演桀骜的作品。
横跨商业与文艺两端,更有谁人?
他不但在深度与层次方面,百战无匹,更在戏路广阔一途,难逢敌手。
步入“万化”之境的郭富城,当然值得更多尊重。
故有影帝如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