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有渔村名唤珠崖,村中多采珠人,沈岸乃其中翘楚。他年方二十有五,剑眉星目,水性极佳,能潜水半日不换气。这年中秋,沈岸独自驾舟出海,欲寻月华最盛时的"月影珠"。
夜半时分,皓月当空,海面如铺银屑。沈岸潜入珊瑚丛中,忽见一硕大白蚌卡在礁石间,蚌壳微张,内里泛着莹莹白光。他正欲靠近,却见一条海蛇正盘绕白蚌,毒牙已刺入蚌肉。
沈岸拔出腰间匕首,刺死海蛇,小心将白蚌捧出水面。舟中灯下,那白蚌竟有面盆大小,壳上纹路如云似雾。沈岸取药敷在蚌肉伤口处,轻声道:"明日便放你归海。"
话音未落,白蚌忽然张开,壳中躺着的竟不是珍珠,而是一位素衣女子!那女子约莫二八芳龄,肌肤如雪,眉心一点朱砂,正虚弱地睁开双眼。
"恩公..."女子声音如珠落玉盘,"妾身宓珠,本是海中灵蚌,今日蒙难,幸得相救。"
沈岸惊得险些翻落舟中。宓珠却已勉力坐起,从发间取下一颗明珠:"此物赠予恩公,可报救命之恩。"那明珠在月下泛着清冷光辉,内里似有云雾流转。
"此珠名'明月',能预知风暴。"宓珠将明珠放在沈岸掌心,"置于水中,若三日内有风暴,珠色转灰;若风平浪静,则晶莹如常。"
沈岸推辞不得,只得收下。宓珠又道:"妾居处往南三里,有片七彩珊瑚礁,恩公若有闲暇,可常来相见。"说罢,化作一道白光跃入海中,溅起的水花在月下如碎玉纷飞。
自此,沈岸常去珊瑚礁寻宓珠。宓珠教他辨识各类珍珠,他则为宓珠讲述人间故事。两人常在月下海滩漫步,宓珠赤足踏浪,足踝上银铃叮当,与潮声相应和。
这日七夕,沈岸携了自制的贝壳风铃赴约。宓珠早在礁石上等候,见他来了,笑靥如花:"沈郎今日带了什么好东西?"
沈岸取出风铃:"海边捡的贝壳所制,虽不值钱,却是我一片心意。"
宓珠轻抚风铃,眼中泛起涟漪:"妾身活了三百年,从未收过这般用心的礼物。"忽又黯然,"只可惜妾不能久居人间,否则..."
沈岸心头一紧:"此话怎讲?"
宓珠望向远方:"灵蚌一族若要真正化形,需度过情劫..."话未说完,忽见远处火光点点,人声嘈杂。宓珠神色骤变:"是官船!沈郎快走,莫要牵连于你。"说罢,推着沈岸往岸上走。
沈岸回头望去,只见宓珠身形渐淡,化作白蚌沉入海底。他怅然若失,只得独自回村。




未过半月,明月珠的奇效在村中传开。渔民们每逢出海,必来沈岸家中观珠色,避过了好几场风暴。这日清晨,村中突然来了大队官兵,为首的竟是广州知府胡大人。
胡知府腆着肚子,眯眼打量沈岸的茅屋:"本官听闻你有一颗能预知风暴的宝珠?"
沈岸心知不妙,硬着头皮道:"不过是祖传的寻常珠子,没什么稀奇。"
胡知府冷笑:"大胆刁民!此乃朝廷需要的祥瑞之物,还不速速献上!"说着,命人搜查。
沈岸急中生智,将明月珠藏入灶台灰烬中。官兵翻箱倒柜,一无所获。胡知府恼羞成怒,竟以"私通海盗"罪名将沈岸锁拿。
牢中三日,沈岸受尽酷刑,仍不吐露宝珠下落。第四日深夜,他正昏睡,忽觉脸颊一凉——竟是宓珠的泪水!
"沈郎..."宓珠身着囚服,显是幻化混入,"他们明日要押你去省城,我..."说着,取出一枚珍珠,"吞下此物,可保性命。"
沈岸含泪吞下珍珠,顿觉浑身清凉,伤痛大减。宓珠又道:"我已将明月珠藏于你贴身衣物夹层,他们搜身时未发现。只是..."她突然神色大变,身形开始透明,"不好,有人泼了雄黄酒!"
话音未落,牢门大开。胡知府带着个道士打扮的人闯进来,狞笑道:"果然有妖物作祟!"
原来胡知府早疑沈岸有异人相助,特请来龙虎山道士设局。那道士手持铜镜照向宓珠,镜中顿时现出白蚌原形。
"好个蚌精!"道士厉喝,"还不现形!"说着,将一壶雄黄酒泼向宓珠。
宓珠惨叫一声,化作白蚌跌落在地。胡知府如获至宝,命人将白蚌装入盛满海水的琉璃缸中:"听闻灵蚌离水必吐珠自保,本官要亲眼看着它吐出明月珠!"
沈岸目眦尽裂,挣扎着扑向琉璃缸,却被官兵死死按住。缸中白蚌痛苦开合,却始终不吐珠。胡知府恼羞成怒,命人将沈岸押到缸前:"再不给珠,本官就一刀刀剐了你这情郎!"
白蚌剧烈颤抖,终于缓缓张开,一颗明珠浮出水面——却不是明月珠,而是宓珠的本命元珠!
道士大惊:"大人不可!此珠一取,它必死无疑!"
胡知府哪管这些,伸手便捞。就在此时,沈岸猛地撞开官兵,扑向琉璃缸。缸碎水溅,他紧紧抱住白蚌,后背却被胡知府的匕首刺中。
鲜血染红白蚌,宓珠的声音在沈岸心头响起:"沈郎,吞下元珠..."沈岸含泪将元珠咽下,忽觉怀中白蚌化作流光,与明月珠融为一体。新成的宝珠光华大盛,刺得胡知府等人睁不开眼。
待光芒散去,沈岸伤势痊愈,而胡知府脸上竟长出密密麻麻的珍珠疙瘩,痛得满地打滚。道士吓得魂飞魄散:"天谴!这是天谴啊!"
沈岸回到珠崖村,将融合后的明月珠供在案头。此珠不仅能预知风暴,还可治百病。他免费为渔民治病疗伤,却始终独身不娶。
每年中秋,明月珠会无故湿润,似有泪痕。沈岸便携珠至初遇的海滩,对月吹奏宓珠最爱的《霓裳曲》。曲终时,总有浪花轻拍岸边,如女子纤手抚琴。
至于胡知府,归航时遭遇罕见风暴,连人带船沉入海底。后有渔民捞到一具覆满珍珠的尸骨,那珍珠颗颗带黑斑,如人眼怒瞪,触之冰冷刺骨,无人敢留,终被抛回怒涛之中。
而沈岸活到九十九岁无疾而终。临终那夜,村人见海滩上白光冲天,有仙女模样的身影踏波而来,怀中抱着沉睡的沈岸。二人没入月光下的海平线,唯留明月珠在案几上,光华流转,映得满室生辉。
珠崖村民将明月珠供在祠堂,世代相传。每逢大风暴前夕,宝珠不仅会变色预警,还会传出若有若无的银铃声——与当年宓珠足踝上的铃声一般无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