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人的港湾,体育人的家园——株洲拳协刘岳青会长打造“会员之家”纪实
作者:胡春晖



在株洲市拳击协会办公室,协会会长刘岳青目光坚定地对记者说:“我要把协会办成拳击人的避风港,办成所有会员的家。”
从擂台到职场:构建复合型人才孵化体系
在株洲市拳击协会的转型计划中,退役运动员的出路被置于核心位置。协会将与高职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刘岳青会长说∶“以前觉得退役就是终点,现在我要让他们能考无人机驾照,还能学体育经纪课程。咱们协会将培养更多体育+科技”复合型人才。”
协会创新推出的“双轨制培训”模式,让会员在拳击训练之余,可自由选择无人机驾驶、体育等课程。在5月10日的授牌仪式上,刘岳青向人民交通网负责人胡春晖表示:“我要让我们的学员既能担任赛事裁判,又能操作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这种跨界技能能让更多人有就业机会。”
赛事赋能:打造全民参与的体育社区
在株洲市润鲨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广场,首届拳击公开赛的举办让这个商业综合体变身全民健身舞台。协会特别设置的免费体验区人气爆棚,市民王女士带着儿子在教练指导下体验拳击训练:“孩子在这里找到了运动乐趣,还结识了同龄拳友。”这场赛事不仅吸引1000余人次现场观战,更通过人民交通网的全媒体传播触达百万受众。
赛事期间,协会组织的“拳击进校园”活动同步展开。在株洲市天元区某小学,拳击教练团队为300名学生带来防身术课程,体育老师感慨:“孩子们通过拳击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更学会了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这种体教融合的实践,正是协会构建“会员之家”的重要支撑。
会员福利:打造有温度的“家”文化
每周六晚的“拳击之夜”已成为株洲拳击爱好者的固定节日。协会创新设立的积分奖励制度,让大众擂台赛充满竞技乐趣。这里既有专业训练,又能结交拳友,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协会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比赛信息,增强与会员的互动。在抖音平台,一段关于株洲大众拳赛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里,“湖南人的骄傲”“参赛者勇敢低调”等留言刷屏,彰显着协会强大的凝聚力。



刘岳青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株洲市“体育科技新城”的规划蓝图。他指着图上的无人机航线说:“拳击教会我们永不言弃,科技要求精准创新,这两种精神的融合,正是协会给会员最宝贵的财富。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协会训练馆的拳台上,新会员们正在教练指导下挥汗如雨。这里孕育着无数普通人的体育梦想。正如刘岳青所说:“每个会员都是协会的主人,我们要让这里成为他们永远的家。”在这个充满力量的空间里,拳击精神正以全新的方式,温暖着这座城市的体育追梦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