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000余万套。如何让“拿红本”不再成为老百姓的揪心事?

自然资源部日前表示,自2015年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000余万套,涉及办证的各类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特别是2024年以来,全国共化解长期积压的各类跨部门“硬骨头”问题房屋340多万套。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住宅项目由于前端环节衔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导致登记要件缺失,无法登记办证。这就使得很多购房者手握钥匙却拿不到“小红本”,资产流转难、上学落户难,成了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小红本”承载着“大民生”,如何让“拿红本”不再成为老百姓的揪心事?记者近日探访了广州市一个住宅小区。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市民孙女士看中了位于白云区的一个新房项目,漂亮的样板间让她一见倾心。小区离女儿家只一路之隔,为了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再加上开发商承诺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孙女士没有多想就决定买房。没想到,房子是住上了,可这登记办证却成了全家人的揪心事。

孙女士:我年初买的房,说年底可以交房。买了以后,两三年了证都办不下来。我就很担心,怕办不下来,那我们好几百万就“打水漂”了。


看似一本小小的不动产权证书,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更是老百姓心里最踏实的“定心丸”。白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蔡婉真解释,正常办理不动产权证书,需要房地产开发商首先完善土地出让手续,备齐材料申请房屋首次登记,才能顺利转移登记、过户到每位购房者名下。

白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 蔡婉真:

这个项目主要是开发商因为企业间的经济纠纷,没有完善手续,没缴齐土地出让金,导致法定登记要件缺失,成为办证的阻碍。涉及一些开具购房发票、缴税等问题,也增加了办证的难度。

企业的失信行为,不该由群众买单。去年7月,在小区居民将问题通过社区反馈给不动产登记中心后,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随即协调多部门联动处置,仅仅两个月不到,第一本证就发了下来。如今,办证路径畅通无阻,这是怎么做到的?蔡婉真表示,“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这是当地遵循的基本原则。

白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 蔡婉真:

采用“证缴分离”的措施,为预售住宅的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同步向开发公司追缴土地出让金,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利益。通过“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合并办理的模式,避免首次登记之后被查封的风险。积极协调了法院,按照办证和企业纠纷分离的理念,解决了因开发商失信无法办理后续手续的问题。

“拿红本”历史遗留问题 究竟怎样产生?

如今,挂在孙女士心头两三年的“揪心事”已然“烟消云散”。关于“拿红本”的历史遗留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广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杜俊介绍,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多,如果开发商前端手续不齐全,就容易导致处在末端的登记办证所需要的要件不齐全,从而导致问题的产生。


广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 杜俊:

开发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完善用地报批、规划核实、竣工验收、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手续,导致后端办证时候的困难和障碍。为了防范此类新增问题,我们实行“购房即交房、交证”政策,大大缩减了办证周期;在开发商拿地的环节,我们就提早介入、积极跟进;通过“搞得掂”窗口,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建立台账、及时跟进。

“搞得掂”,一句广东话中常用的口头禅,显示出当地不动产登记服务惠民的坚定决心。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广州市纳入省不动产登记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台账的44个项目2453套房屋,相关问题已全部化解。在海南省,2021年至今,当地通过多部门协作,累计化解1161个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惠及20.7万户家庭。在江苏宿迁,当地深化地籍调查成果应用,提前破解影响项目办证的问题。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表示,2015年我国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全国已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000多万套。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 胡善:

针对相关手续不完善、开发主体灭失、房地信息不一致等历史遗留问题,2021年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政策文件,分类施策,打通问题的化解路径。各地用“绣花功夫”全面摸排问题,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到户的任务台账,实行责任到人、挂账销号。特别是2024年以来,全国共化解长期积压的各类跨部门“硬骨头”问题340多万套,化解工作进入“快车道”,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自然资源部介绍,为有效防范新的问题发生,自2020年我国开展“交房即交证”试点工作以来,1800多万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彻底改变了“先交钱、再交房、后办证”的传统模式。胡善顺介绍,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化解,不但惠及5000多万群众,使居民的重大财产权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原来无法交易的房屋可以进入市场,顺畅进行交易和抵押融资,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持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运用好政策文件,健全完善日常化解和防范新增问题的长效机制,大力纵深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全力以赴办好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