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

崇州市文井江镇迎来一批“老外”

他们是瑞士同恩堂tcmherbs.org

第十一次赴华中医药交流团成员

他们此行不为别的

只为森林里种植的中药材

种植优势突出

外国友人点赞


此次瑞士同恩堂tcmherbs.org第十一次赴华中医药交流团成员共20人,均在欧洲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博士、中药学副教授尹鸿翔的带领下,交流团成员在文井江镇琉璃坝中药材基地考察黄连、重楼、白芨等中药材的生长种植情况,详细了解当地土壤、空气等条件,并连连称赞。

Noga Tamara DANUCH

Noga Danuch 中医门诊中医医师

来了之后感觉这里非常好、有中药材种植的很多优势,空气、水等自然环境都很好,周围的山把这个地方保护起来,很适合中药材的种植,而且生物多样性丰富,希望我们团队参观后能有合作的机会。



交流团成员希望通过考察交流,搭建中欧双方在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方面合作的桥梁。

林下套种模式

药材品质更高


白芨


黄连

近年来,文井江镇巧借森林覆盖率高达96%的生态优势,大力种植以草本药材(重楼、白芨、黄连、黄精、毛茨菇等)和木本药材(杜仲、黄柏、厚朴等)为主的中药材。这些中药材主要分布在鞍子河社区、鸡冠山村、苟家村等地,种植面积约为14500亩,在地价值约5.8亿元,其中“崇州重楼”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文井江镇琉璃坝,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黄连等中药材。而良好的林下套种模式更将种植优势放大,提升了药材的安全性,让当地中药材在各地备受欢迎。

尹鸿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博士、中药学副教授

林下套种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药材的安全性。同时,这里有大量的水杉、黄柏,冬季落叶自然腐烂增加了土壤的有机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和化学性,非常利于药材的生长。

资源整合谋转型

助力发展增效益


林下经济是山区林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文井江镇扎实推进“天府森林四库”(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通过大力发展中药材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目前,文井江镇已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团队达成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将通过资源整合、优良品种选育,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打造道地药材品牌,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尹鸿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博士、中药学副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将继续扎根文井江开展高山中药材产业的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利用我们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来促进中医药材、康养、药食同源资源、健康产品的开发。

据介绍,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将推动文井江镇从传统粗放型种植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转型,破解山区资源约束,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和生态增效的协同发展。

记者|杨蕊荻

编辑|余霞 张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