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大明宫词》描述了形形色色如过眼云烟一般的人和他们丰沛的情感,太平却是唯一的牵针引线之人。

太平公主,一颗为爱而生的盛世明珠,见证了唐王朝的波澜起伏。

她的一生构成了宫词的轮廓,每个人的故事都包含在这个轮廓里面。

她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高贵而迷人的气质,一颦一簇都显得雍容典雅,一个盛世应有的华丽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是大明宫上空的一片祥云,为长安城降下甘露,沐浴着一个时代的太平。



太平是唯美的化身。

她串联了她童年时拥有真正理想但却始终保持缄默的父亲;

串联了她青年时强大到自立王朝但却晚年昏聩的母亲;

串联了她中年时两个志不在此却难逃皇族命运的哥哥;

串联了她暮年时壮志凌云却囿于道德与爱中的侄子......

太平的一生和她对理想的描述构成了大唐王朝历史上一个瑰丽的片段,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太平无疑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她一生追求的不过只是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和简单的生活。

可是,因为她是太平,她的母亲是武则天,她的一生注定就不能够平凡。

她的母亲用她以为爱她的方式给了太平想要的一切,却成为了她悲剧人生的开始。

如若能重来一次,我想她必然不想再成为太平公主。

因为她只是想要爱,渴望着她爱的,还有爱她的人都能够好好的活着。



最后,太平的死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那么《大明宫词》里,太平为何要用自尽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首先是因为崔缇,为了偿还父亲薛绍欠太平的情债,更想让太平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便开始了他无尽的屠戮。

崔缇先是毒杀了太平属意的皇位人选李重茂,后再次动手杀害了太平的亲哥哥,李隆基的父亲李旦。



不仅如此,为了扫除一切障碍,崔缇更是对李隆基起了杀心,借机行刺李隆基,虽被李隆基反杀,但却让太平怒不可遏之余,更显害怕。

没有了李重茂及李旦,太平依旧是部分大臣们看好的皇位人选,但这一切并不是太平想要的。

为了能够让李隆基安心继位,没有后顾之忧的成为皇帝,太平选择用自己的死来成全李隆基。



其次是因为对李隆基的“爱”。

李隆基在最后还是坦诚了他对太平的情愫。

当李隆基激动地说:“不,我不要娶亲,没有一个女人能胜过您”时,太平心中升起了害怕与慌乱,这样的李隆基让太平不知如何是好。

他们是姑侄,他们之间也只能是姑侄。



所以当李隆基告诉太平要一辈子陪着她时,太平跟李隆基说:

这不可能,隆基!你要成为世间最贤明的君主!

太平委婉的拒绝了他,并不想让他感到悲伤,也不想让他难过。

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是太平对李隆基的期望,也是她最后的期望。

当太平发现一切方法都无法阻止李隆基的对自己的这份特殊情感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死,斩断不该存在的感情。



最后则是太平对于皇权的绝望与死心。

太平身为李治与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也是最像武则天的女儿。

太平甚至有着堪比武则天的才华,但是,就像李旦说的,太平因情感而不够清醒——这恰恰是太平的特质。

但她一辈子身处在被皇权左右的人生中,看着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亲人为着无上的权利拼的你死我活。

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都渐渐变成了流淌在那冰冷皇宫里鲜红的血液。



太平渴望得到爱,但是由于身份的桎梏,她永远得不到那似乎无处寻觅的最纯真的情感,因为那对一个皇族来说,绝对是件奢侈品。

由于对爱始终不渝的追寻,很多无辜的人成为她逝去旅途的殉葬品,她一生都为此感到痛苦与自责,成就了一个华美的悲剧。

这是内心善良却又无助的太平最不想看到,但却又是她必须承受的。

她不能摆脱被皇权左右的命运,那么便让她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这场她不想承受的浩劫。



正史说太平公主作为李隆基称帝道路上所铲除的最后一股势力,心灰意冷自缢而亡。

《大明宫词》中仍然赋予历史以从未消亡的温情——太平用生命为隆基斩断成为王朝统治者的道路上最后一份可能被判作的弱点,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太平的死是一种慷慨自如,是从容不迫,是怀揣着对所有人的爱,是她的父兄们在残酷人间一直追寻着的理想主义。



令我真正动容的是重新编排的影视剧给了太平一个诗意的结局。

李隆基并不恨她反而爱她。

太平也并非死于走投无路的焦灼,而是尝遍一切情感的辛酸苦楚,释然地去往另一片理想之地。

正如她出生那天终止了长安漫天的yin雨,她的死亡也平息了大唐十年来漫长的风雨飘摇,真正赋予了天下以太平。

女皇登基、神龙政变、韦后之乱,这些史书上的故事,并没有因太平被描述成了真正的太平之人而有着丝毫真实性的削减。



太平所爱的父亲母亲,她的哥哥们和后辈也确确实实因她而死。

此时,太平究竟狂热还是淡泊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死亡才能结束了一切。

自此以后,大唐的太平盛世在当年那个精力充沛的少年李隆基的引领下终于徐徐打开。

我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始终在考虑,我为什么要选择死亡,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的侄儿能顺利登机而扫清道义以及情感上的负担?而雨停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



也许,太平是不愿在如此挚爱自己的晚辈注视下日渐衰老吧。

也许,是她感受到,这位青年君主藏不住的锋芒终将刺伤彼此,留下的只能是爱却又悲欢不能相通的灵魂。

也许,她真的只是累了,爱的储蓄已经掏空了。

李隆基越是什么都要放弃,太平越是不得不走。

这样的李隆基永远是有牵绊的,不能成为世人所期待的那样。



尘埃落定,大明宫里的喧嚣荡然无存,唯有余音盘旋在空中,被夜色吞噬。

冷清的宅邸,只有风声才眷顾的角落。

望着窗外垂垂老矣的苍茫大地,太平知道,明年春天,这里又将恢复往日的生机,那是苍生对于生之惦念。

然而,历经几朝沉浮,阅尽人间冷暖,太平累了,就连那份大唐的荣耀,她也厌倦了。

大明宫即将迎来她的另一个暖春,太平觉得,那将不再是那个她所熟知的地方,那里没有属于她的情感与温暖。



看着房梁上早已准备好的三尺白绫,太平轻叹一声,坦然地走了过去,告别了一个人的红尘。

我怀抱着出生时的激情向往着另一个世界,我凭直觉感到,那是一个更优美的地方。我的死亡像我的出生那样,终止了长安城漫天的霪雨,并且又一次地为大唐带来了太平。

就像太平的出生一样,她的死亡再一次给大唐带来了太平。

太平选择了落幕,而李隆基的戏才刚刚开场。



李隆基即位,史称唐玄宗。

对自己的姑母,太平,李隆基怀着深刻的爱,一种超越亲情的爱。

陪伴着姑母,与她长相守,曾经是他最大的梦想,但随着姑母的悄然逝去,一切都幻化为泡影。

无论是谁,终归要回到现实,开始平静的生活。

于是,带着对姑母凄凄的思念,怀着一个皇族崇高的责任感,那个满怀斗志、意气风发的李隆基终成一代雄主,将中华历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大明宫词》崔缇:当爱情无法以爱的名义说,就只能用生命来唱了

他和她是《大明宫词》中最朦胧唯美的爱情,着墨极少,却妙笔生花

爱慕她的人太多,但唯一勇敢且诚挚去爱她的人,仅有他一个

往后余生,他爱过世间无数美人美景,但都像收集回忆关于她的碎片

她赢了,而她的儿子们,或流放,或软禁,或赐死,一个都没逃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