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每当我们漫步校园

耳边总能听到雀啭莺鸣

眼前不时看到林中逸影

这群“会飞的朋友们”

仔仔们认识吗?



桃红柳绿簇春华

燕语莺啼尽日佳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校园

尤其受到鸟类的喜爱

鸟类在此筑巢栖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增进仔仔们对鸟类的认识

整理了这份

春日常见鸟类图鉴

接下来一起

走近这些翅羽轻盈的小精灵吧~

夜鹭(lù)


气质沉稳的水鸟,喜欢在水边的树枝上发呆。头顶及身体后侧灰蓝色,是很配合大家观察的水鸟,经常观鸟的同学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田园企鹅”。在校园主要水体附近散步时,可以偶遇夜鹭哦~

白鹭(lù)


羽毛纯白,腿黑色,脚黄色,喙黑色,眼周皮肤黄色。繁殖期(3-7月)的成鸟有两条细长的头部饰羽,非常“仙气飘飘”,在五山校区西湖常见。

池鹭(lù)


繁殖期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非繁殖期无冠羽和蓑羽黑褐色,颈部具深褐色纵纹,通常无声。主要觅食小型鱼类、蛙类、软体动物及昆虫等。

乌鸫(dōng)


又叫“百舌鸟”,善于模仿其他鸟鸣,甚至能够模仿电动车警报声。嘴巴和眼圈为黄色,其他部位为黑色,在华园一校三区都可见到。

红耳鹎(bēi)


头黑色,耸立的“小奓毛”是它的羽冠,被称为“高髻冠”。红耳鹎最显眼的部位除了头上的羽冠,还有脸上一块醒目的红色,那是眼睛后方的羽毛,称作“耳羽”,这也是它们名字“红耳鹎”的来源。它们喉部白色,腹部灰色。臀部是一抹鲜红或橙红。背部和尾部都是深褐色。尾羽末端白色,飞行时比较明显。

白头鹎(bēi)


又叫“白头翁”,体型比麻雀稍大,白色枕环从眼睛后部延伸到颈背,是该物种的显著特征。喜欢站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在校园散步时常能遇到它们。

白喉红臀鹎(bēi)


喉部白色,臀部红色,与红耳鹎、白头鹎经常混在一处。与红耳鹎类似,但没有红耳鹎的高高髻冠,也没有像它那样的红色耳羽。在大学城校区较为常见。

珠颈斑鸠


校园中一种常见的“咕咕”,以做窝潦草、眼神单纯且清澈而闻名。珠颈斑鸠颈部有点状图案,像有白色小珠子作点缀,尾羽白色区域不连续。

喜鹊


寓意很美好的校园常见鸟类。为黑白配色,在阳光下,背上的羽毛会呈现金属蓝的光泽。喜鹊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校园生活,有时会在草坪间散步,有时会停在树间,气质非常稳重。

鹊鸲(qú)


和喜鹊一样黑白分明的小鸟,但体型一般较喜鹊小,叫声富有特色,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近年来物种扩散很快,喜爱在灌木丛和树林中活动。

暗绿绣眼鸟


灵动可爱的白眼圈小鸟,脑袋、背部和双翅是黄绿色的。叫声啾啾可爱,喜食花蜜昆虫。个头较小,行踪隐蔽,不易发现。

黑水鸡


成年黑水鸡整体为黑色,两胁及尾部有白色羽毛,喙为红色,嘴尖端为黄色。主要生活在茂密的水草丛中,喜欢捞小鱼及水草,有时也会上岸觅食。可以在校园主要水体找到它们。

普通翠鸟


非常灵动的水中精灵,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背部羽色亮丽且带有蓝绿金属光泽,腹部为红褐色。动作敏捷,常在水域附近蹲守,或是在空中悬停,伺机潜入水中捕鱼。

白胸翡翠


顾名思义有着非常扎眼的白胸,常单独活动,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飞行时伴有尖锐而响亮的叫声。性活泼而喧闹,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常栖息在于河流、沼泽、水塘,滨海地带。

棕背伯劳


图片为棕背伯劳亚成种。戴黑色眼罩的小“猛禽”,喜欢把猎物挂在树枝上,串成串串方便食用。头顶至上背部为灰色,下背部配色为橙棕色与棕褐色,腹部为白色。很有领地意识,喜欢站在开阔地带。

红嘴蓝鹊


红色的嘴巴,蓝色的翅膀,长长的尾羽,外形非常有特色。红嘴蓝鹊常常结伴行动,是一种性情非常“勇猛”的鸟类,被认为是王母娘娘传书的神鸟信使——青鸟的原型之一。

黑领椋(liáng)鸟


浑身大致为黑白灰,眼部有一圈黄色。领口位置有一道黑色,形如黑色的领结。叫声较为呱噪且有特点,被戏称为“电音鸟”。

大山雀


大山雀是身形与麻雀相仿小鸟。大山雀不是白头,而是白面,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性格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

大拟啄木鸟


之所以称为“拟啄木鸟”,是因为它的喙比一般的啄木鸟粗短。体型高大的它,以一身五颜六色的混搭让人眼前一亮。它常常昂着蓝黑色的头独立于枝顶,张开草黄色的长喙唱出洪亮歌声,但“真人不露相”的它们往往让人但闻其声而难觅其身。偶尔它们会钻出某个树洞露个头,然后又消失在枝桠间。

白鹡(jí)鸰(líng)


全身主要为黑白灰三种颜色,胸脯上通常有一片黑色羽毛形成的三角形图案,好像围了一块小肚兜,这也是它的一大特征。

斑文鸟


斑文鸟的喙短而粗厚,一看就是“嗑瓜子达人”,以谷物等农作物为食。性活泼,不太怕人。喜在灌丛、竹林、草丛和地上觅食,成员群结合较紧密,休息时亦紧紧聚在一起,若有惊扰,全群立即起飞。飞行迅速,两翅扇动有力,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

小䴙(pì)䴘(tī)


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善于游泳和潜水,不过受到足活动范围的限制,它们很难在陆地上行走,常潜水取食。它有些胆小,在校园中总是单独活动,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时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有占据一定地盘的习性

树鹨(liù)


在学校的冬春时节,白日里,电线与路灯上偶尔会出现几只模样朴素的 “小麻雀”。其中有一种,常被误认成麻雀的鸟,叫树鹨。它是千里迢迢来广州避寒的冬候鸟,待开春,便会返回东北的针叶林故乡。树鹨喜欢小群活动,偏爱高栖枝头。冬日里,它们忙碌地寻觅着大量昆虫与植物种子,努力积蓄能量,熬过寒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