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今日栖霞免费订阅↑快速关注我们
在时代发展的浩荡征程中,无数劳动者以炽热初心坚守岗位、以创新实践振兴乡土经济、以赤诚情怀温暖人间,用敢闯敢试的担当勇担时代重任,将劳模工匠精神镌刻在城乡发展长卷上。2025年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赓续百年工会红色血脉、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栖霞市总工会即日起启动“榜样领航·再立新功”专题宣传,通过讲述劳模工匠的奋斗故事,展现劳动者用双手托起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让我们追随这些精神火炬,在激扬创新活力的新征程中厚植信念根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栖霞篇章凝聚磅礴动能。
第四期
鲁韵薪传烹就果都美味 匠心技艺助推乡村振兴
张书海,男,无党派人士,山东栖霞人。中国鲁菜特级烹饪大师、国家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委员、国宝级鲁菜泰斗颜景祥亲传弟子、烟台市首席技师、烟台非遗项目“栖霞八大碗”代表性传承人、“张书海苹果宴”创始人、栖霞市政协委员,现任烟台市御园大酒店厨师长,从事烹饪工作30余年,以“弘扬鲁菜,创新发展”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秉承匠心精神,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练就了精湛的鲁菜烹饪技术,致力于鲁菜——栖霞特色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一、基层实践,三尺灶台守初心
稚子执勺始立愿,半生烟火淬匠心。从小就对烹饪有着独特兴趣爱好的他被分配到单位食堂工作,从此走上了餐饮烹饪之路。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12载,在他不懈的坚持努力下,慢慢地开始独立烹饪制作菜品,接过食堂大厨掌勺的重任,由最初的众口难调转变为百名员工拍手叫绝,他坚信烹饪每一道菜都是有灵魂的。2005年,单位破产下岗后他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失去了工作也离开了热爱的餐饮行业。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他告诫自己:不能放弃追求更高烹饪技术的理想,一定要走出去,学习更多的烹饪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烹饪水平,烧制出更美味的菜肴。为了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他历时4年多,穿行于北京、上海、江苏、河北等不同地的各大城市酒店,从事后厨最繁重的体力工作,只为近距离跟掌勺大师傅学做特色菜、拿手菜和烹饪技术。对于他来说,在烹饪求学路上最难忘的就是在泰安“满汉全席菜馆”的那段学习“粤菜”烹饪技巧的时光。为了攻克“粤菜”烹饪技法,他天天“粘”在大师傅身边,师傅做菜他打下手,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师傅做菜的每一道工序,用料的每一个环节及克数,在大师傅的指点教导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他将粤菜制作技艺练得炉火纯青。
从最开始的烧火、切菜、配菜再到炒菜上灶,把最初的工作变成了现在的事业,他始终恪守职业操守,正是那种对烹饪的热爱展现出他的初心和匠心。2017年他拜师国宝级鲁菜泰斗颜景祥先生,至此他以“归零”心态,找差距、补不足,从制作工序、火候、造型、味道中去领悟,从烹饪细节中去钻研,在鲁菜创新发展中彰显栖霞特色。
二、潜心钻研,深学细悟创精品
他立足岗位,以匠心铸就梦想,传承“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2009年就开始借助栖霞苹果优势,致力于“鲁菜传承创新”发扬地域饮食文化,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苹果菜,展示栖霞餐饮文化。栖霞盛产苹果,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苹果艺术节,当时正好有档节目要把苹果做成菜肴,这使他产生了推出“苹果菜”的构想,决心要把栖霞苹果制作成宴,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他在栖霞市苹果艺术节首届苹果菜大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经历了山东电视台、烟台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后,更坚定了他创作“苹果宴”的信念。他历经8年多的不懈探索与实践,融合汲取各大菜系流派烹饪特点,精钻细琢,研发创作出近百道“苹果菜”,推出独具特色的“苹果宴”。有寓意新婚甜蜜幸福的“玫瑰苹果”、祝福生日快乐的“琉璃苹果”、美好锦绣前程的“果香展翅”、富贵财源广进的“腰缠万贯”、全家团圆美满的“八宝苹果”……每一道以苹果为原料的精美菜肴不仅色香味俱全,更被赋予了诗情画意般的菜名与内涵。
为了满足食客日益增长的美食需求,他借鉴西餐的烹调技艺,形成特有的中西结合新式烹饪手法,成功研创“苹果冻布丁”“蓝莓苹果”“肉松苹果卷”“雪霜苹果条”等琳琅满目的西式菜品。其中有一道最具中西合璧代表性的名为“法式鹅肝焗苹果圈”,鹅肝香醇美味深受西方人士喜爱,而苹果酸甜爽口可以中和油腻,用热油烹制将二者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佳肴。
“张书海苹果宴”中的每一道菜,无论是炒、爆、熘、炸、蒸、煎,还是炖、焖、煨、焗、烩、烤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苹果的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又不失苹果的营养价值,同时攻克了苹果易氧化、水分大、甜度强等技术难题,被山东省烹饪协会评为“山东名宴”,并在2020年“全国满汉全席”大赛获二等奖和最具价值推广奖。2019年“苹果宴”正式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为“张书海苹果宴”,成为果都栖霞餐饮行业的靓丽名片。
三、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担使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在专注于技艺提升的同时,先后收徒30余人,以师带徒的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为栖霞市餐饮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他自发组建360多人微信群,志愿为全市待岗厨师授课60多节,让他们在待岗期间温习技艺。近年来,先后有9名徒弟荣获“栖霞市技术能手”,并晋升技师;1名徒弟创立“好礼海鲜”品牌,成为海鲜行业后起之秀。2024年1月份他被烟台市人民政府授予“烟台市首席技师”,享受政府津贴。
诗咏珍馐鲁菜鲜,未曾入口已垂涎。2023年8月,为博采众家之长传承鲁菜传统技法和经典菜品,以提高鲁菜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为要素,味美、型美、实用性高并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标准,牵头承办栖霞市首届“鲁菜师傅”技能大赛,通过对菜式的营养搭配、摆盘、烹饪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对我市建设鲁菜人才梯队、推动“鲁菜师傅——栖霞特色品牌”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灶台薪火,世代相传。他历时两年,将60年前师祖先生传承给师傅先生将近600道菜目的手抄本,整理汇总成《梁继祥 颜景祥菜品存目合编》并出版。这非寻常菜谱,而是镌刻着鲁菜生命密码的活态典籍,储存着五千年烹饪智慧的源代码,等待后来者解码与迭代。2023年11月他被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中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从三尺灶台到三尺讲台,继续着鲁菜技能的薪火传承。
学厨之道,当以做为师,多看多想多品为道;从厨之道,当以勤为师,勤练勤思勤创为道。他认为,厨道亦即人道,菜品即人品!在谈到鲁菜未来的发展时,他表示,大众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是鲁菜的发展之路,“鲁菜师傅——栖霞特色品牌”是鲁菜产业化的推进、鲁菜技艺研发和创新、鲁厨的培训和输出的重要内容。山东餐饮业最大的特色是鲁菜,发扬光大传统鲁菜,创新创造新鲁菜是我们新一代鲁厨的历史使命。
三十余载灶火淬炼,未曾消减半分初心热忱。他一直用“治大国”的责任心来“烹小鲜”,以庖厨之技践行家国情怀,于灶台方寸之地倾注治世匠心。对烹饪事业的赤诚热爱,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对臻于至善的永恒追求,铸就行业标杆的卓越典范。这位烟火艺术家以毕生时光践行着一项庄重承诺:让平凡岗位绽放非凡华彩,将中华饮食文化精髓薪火相传。
感恩点赞 ↓ 点个在看↓好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