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毛主席那天问了句:“你这个部长,是不是没人听你的?”傅作义听完,脑门子差点冒汗。
话说得轻飘飘,听着却扎心。
更想不到的是,这事传到周恩来那儿,直接拍了桌子:“怎么回事?部长没实权?这事不能忍!”
傅作义以前是干军务的,北平那会儿他可是“剿总”一把手。
可1949年那阵子,风向变了。
仗打到最后,他心里有数,再打下去,北平这座城非毁了不可。
百姓没饭吃,兵心也浮了。
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决定谈和。
那年一月,他签了协议,北平顺利解放,没流一滴血。
事后,毛主席亲口说:“这是大功。”
签完字,傅作义没马上走。
他在城里转了几圈,看着街头巷尾的孩子打闹,老头老太太晒太阳,心里说不出的轻松。
他知道,这回是真放下枪了。
转年春天,傅作义去了石家庄,毛主席要见他。
路上他特地带了几条“哈德门”,听说毛喜欢抽这个。
他还先找了叶剑英打听见面该注意啥。
飞机一落地,迎上来的是周恩来,笑着伸手:“傅将军,北平能不挨炸,您功不可没。”傅作义听得脸红,低声回了句:“我不想再看到百姓受苦了。”
见毛主席的时候,他站得笔直,一个军礼打得干净利落。
他张口第一句就是:“主席,我以前做错了事。”毛主席笑了,说:“你做了件好事,人民记得你。”
这之后,组织安排他干啥他都点头,可他自己却琢磨着一件事。
他说他不想回老部队了,想干点实事——搞水利。
他说:“我这辈子打够了仗,现在想让百姓能喝上水、种上地。”
毛主席开始还劝他:“你功劳大,安排你别的位置也行。”傅作义摆摆手:“我是真想干水利。”毛主席看他态度坚决,就答应了。
刚到水利部那阵子,傅作义可没少吃冷脸。
他是部长,按理说是管事的,可很多文件他连看都没看过就被副部长签了。
他一问,手下说时间紧,就代签了。
他没发火,只是皱了皱眉。
有一次他在走廊里听见几个年轻人在嘀咕:“他以前是国民党高官,能行吗?”背后这话,听着比当面骂还难受。
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换了身份,可别人不一定认。
他不声不响地干,忙起来连家都不回。
下到工地,卷起裤脚就踩进泥里。
开会他不多话,说话也不绕弯。
技术他不懂的地方,就跟技术员一个个问,问得人都不好意思了。
他说:“你们懂的我不懂,我就是来学的。”
毛主席那次散步碰见傅作义,说:“听说你文件上都没签字,怎么回事?”傅作义赶紧说:“我怕自己不懂,误事。”毛主席没说什么,但这事他记住了。
过了几天,周恩来开了个会,脸色特别沉:“傅作义是水利部长,是组织任命的。
今后文件谁签都得他点头,不然一律作废!”底下人都不吭声了。
周恩来还说:“党组开会,他必须参加,有意见要听。”
从那以后,傅作义的地位才稳下来。
后头几年,他几乎把自己扎在了水利上。
黄河边、长江岸,他走了个遍。
工地上喝凉水泡馒头是不稀奇的事。
他还带头试验水坝方案,跟工程师们坐地上画图纸。
慢慢的,部里那些人也变了口气。
从“他是国民党来的”到“傅部长是真干事的”,中间跨了好几年,但傅作义一句抱怨没说。
有人问他:“你受那么多冷眼,后悔吗?”他只说:“不后悔。”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身体越来越差。
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只能辞了职。
那年他走的时候没声张,很多人是从报纸上看到消息的。1974年,他在北京病逝,走的时候很安静。
傅作义这一生,从前线指挥官到水利部长,转变得不算快,但走得踏实。
他没念过多少书,却懂得为老百姓办实事。
他晚年常说:“我干过很多事,但最安心的,是那几年搞水利。”
《傅作义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平和平解放实录》,解放军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