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支持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发布会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圆满举行。活动现场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1.0》,并同步上线全流程数字化在线认证系统。该体系是系统化、可量化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评估基准,助力增进儿童及家庭福祉,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发布会现场。

国内首个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上线

为深入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精神,并积极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的支持下,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创建家庭友好工作场所指南》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家庭友好政策商业手册》为基础,依据六大核心目标——理念态度友好、职业发展友好、生育保护友好、照护支持友好、工作安排友好、职业健康友好,充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与企业实际情况的衔接,构建了涵盖3类指标类型的40项具体指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指标体系。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市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项目学术带头人徐宇珊介绍,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旨在通过认证激励用人单位制定更平等、包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为照护者提供制度、时间、设施和服务等方面支持,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帮助女性实现职业发展,推动职场性别平等,构建支持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的企业文化,营造更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同时,为相关方提供一套可量化、透明化和标准化的评估指标,能够有效衡量企业的家庭友好程度,更轻松地识别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为全球家庭友好政策实践贡献深圳经验

“我们相信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企业达成‘人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共识的价值共同体,能够帮助人力资源部门贡献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指标。”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芳表示,家庭友好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希望通过认证体系,推动企业将“家庭关怀”从福利升级为制度,让政策善意真正转化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营养官员毕重军指出,该认证体系体现了政府部门、公益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多方互动,既符合相关国际准则,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权利与企业原则,又立足中国国情,为全球家庭友好政策实践提供了生动案例。

据了解,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是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儿童友好城市框架下推出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该体系通过倡导企业建立支持员工共担家庭责任的工作环境,从职场维度完善儿童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员工提供更系统、全面的支持与保障,助力其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全方位构建“政府引导、职场支持、社区协同、家庭主责”的共育机制,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这一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深圳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领域的积极探索,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深圳方案”。

认证申报
即日起,企业可通过“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服务平台”(https://family.szwcdf.org.cn/#/ )参与企业自评,评估企业自身家庭友好政策的实施情况,获取专业的评估报告和改进建议,共同打造更友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