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中,法国造的阵风战机虽然是先进的四代半飞机,但因为属于非隐形战机,被巴基斯坦歼10发射的PL15空空导弹打了个6比0,堪称是一边倒的屠杀。
在这场技术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战斗中,战机飞行员的存在也似乎是可有可无的,雷达上探测到了红点,摁下导弹发射按钮,然后就可以返程回家了,而对面的阵风战机到爆炸前夕雷达都是一片空白,什么都看不到。整个战斗过程都是超视距,完全没看到对方的飞机在哪,和打游戏差不多。
中国的空空导弹PL15,是双脉冲发动机,存在不可逃逸区,敌方战机所谓的紧急机动闪避等动作完全无效,因为导弹在接近时会启动第二个发动机,以巨大的加速度各种改变飞行轨迹,灵活度远超笨重的战机,所以在抵达一定距离后,战机就不可逃逸。
阵风战机作为先进的4.5代战机,其发动机能提供的加速度最高也就9G,这已经很恐怖了,维持这个加速度30秒大部分飞行员都得昏迷。
但中国的PL15导弹,末端加速度达到了35~40G,不管阵风以任何姿态进行紧急机动都逃不掉。
末端加速的视频没有,但中国导弹初段加速的视频我找了一个,让大家侧面感受一下什么叫加速度,在这种恐怖的加速度面前什么机动躲避都是白扯。
因此在印巴空战中,只要雷达探测到了敌机,那对方就已经是一个死人,反过来说如果探测不到敌机,那就只能等死,飞行员什么都做不了。
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印巴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代差,相当于用步枪去打大刀长矛,但如果在同技术水平下,飞行员的勇气和意志依然可以决定战局。
中国空军的假想敌从来都不是印度空军,也不是法国的阵风战机,而是美国的五代隐形战机F35,以及美国最先进的F22,所有的作战体系都是围绕如何击落美国的隐形战机而准备的,打非隐形战机属实是杀鸡用牛刀。
印巴空战证明了任何战斗机只要被雷达锁定,那就是死路一条,但如果战机隐形了,雷达无法锁定,怎么办?
如果雷达无法锁定敌机,那导弹速度再快,加速度再高,也是瞎子,是不可能命中敌机的。
这就是五代隐形战机的可怕之处。
在这次印巴战争中,歼10打了印度一个6比0,击落了3架阵风。
在2007年美国举行的“红色演习”中,五代隐形机F22,对F15和F16打出了144比0的战果,完全就是无伤刷人头,击落速度只取决于F22回基地补充导弹有多快。
2019年中国举行的“金头盔”比武中,五代隐形机歼20对歼11B,打出了108比0的战果。
所以歼10打阵风那不算屠杀,五代隐形机要是上场了那才叫屠杀。
既然五代隐形机那么可怕,而我们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拿五代隐形机去打别人,而是怎么防止五代隐形机来打我们。
五代隐形机的一身本领,以及最大的可怕之处,大部分都集中在可以隐形上面,只要能破除掉五代机的隐形那这种飞机就没那么可怕了。
虽然名字叫隐形飞机,但五代机并非真正的隐形,只是让雷达无法探测和锁定自己而已,这个隐形的真正含义是在雷达探测器上隐形。
美国五代隐形机F22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极低,只有约0.001-0.1㎡,和一只飞鸟差不多大,所以雷达探测不到,所以“隐形”。
确实强大,但这并非代表五代隐形机是无敌的,因为这种隐形技术存在四大致命弱点,我按从弱到强排序,给大家说一下。
五代隐形机的第一个致命弱点:
其降低自己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手段,并不是完全通过可吸收雷达波的隐形涂料实现的,而是依赖于气动外形设计的辅助配合,一般采用棱角外形、平滑曲面以及倾斜垂尾来将雷达波散射到其他方向,同时采用内部弹仓设计,取消了外挂武器,同时隐形状态下无法超音速,最大速度0.9马赫。
以上种种全部配合在一起,才实现了五代机的隐形功能,缺一不可。
这就带来了五代隐形机的第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其外形对雷达波的散射,非常讲究角度。
五代隐形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值,0.001~0.1㎡之间差了上百倍,这个上百倍就是地面雷达站从不同的角度发射雷达波,给测出来的数值。
所以只要多布设雷达发射源,比如三雷达联动或六雷达联动,就可以对隐形飞机所在的区域实现多重方向的雷达波覆盖。
和单雷达相比带来的侦测效率最多可以是上百倍的提升,还有在同一位置出现了不同反射截面积的物体,系统会对此高度预警。
但仅仅只是预警,还不足以精确侦测。
五代隐形机的第二个致命弱点:
其外形对雷达波的散射,是针对地面雷达站设计的,也就是只有对从下往上发射的雷达波,才能实现那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
五代隐形机从下往上看的外形,和从下往上看的外形,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从上往下发射的雷达波,散射效果相当差。
所以五代隐形机的天敌就出现了,预警机,直接带着雷达往高空飞。
预警机不带任何武器,作用就是带上尽可能大的雷达,飞的尽可能高,一般来说比五代机飞的要高得多,因为特化设计了。
预警机的存在,让中国对F22的锁定距离,从数十公里暴增到2~300公里左右。所以在战场上预警机被列为“高价值目标”,其价值和击落的重要程度不低于五代机,而预警机通常依赖超长的雷达侦测范围,执行任务时远远的躲在后方,让前方的战机保护自己。
五代隐形机的第三个致命弱点:
虽然五代隐形机可以实现自己的隐形,但为了维持隐形状态,不仅要全程亚音速飞行,而且自己的机载雷达是绝对不能开机的,因为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先对外发射雷达波,然后接收返回的雷达波。
五代机自己再隐形,只要打开了机载雷达,那就等于对周围几百公里的所有战机举着大喇叭高喊我在这里,瞬间就会被别人锁定位置。
但自己不开机载雷达,那就等于自己也是个瞎子,虽然别人看不到自己,但自己也看不到别人,那这个隐形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五代隐形机的巨大弱点之一,只要五代机想打开雷达锁定别人来发动攻击,那就有暴露自身并被击落的可能性。所以五代隐形机在出战时如果想全程保持隐身状态,那就必须配一个预警机,依赖预警机的雷达在远距离锁定别人,并时刻把坐标发给自己,实现A射B导。
而预警机不仅不隐形,还是一个超大的喇叭和火炬,所以在真正的大规模空战中,派一些老旧战机或无人机前出侦察,迫使对方开火击落是非常重要的。
对方只要发射空空导弹就必须开启雷达,如果是五代机的机载雷达开机了,那自身位置就直接暴露了,瞬间就会有导弹向那里发射。如果是预警机的雷达开机了,那预警机的位置暴露后,以预警机为中心画一个圈,对方的五代机肯定就在这个圈里,就可以针对性的派遣无人机等前往侦察,对方五代机必须开火攻击,要是不管那就直接打掉预警机。
五代隐形机的第四个致命弱点:
其发射导弹进行攻击,必须开启弹舱,一旦开启弹舱就会破坏自己的隐身外形,形成一个直角发射面,导致雷达波集中反射回接收机方向,这会导致自身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提升约100~1000倍。
所以五代隐形机开启弹仓攻击别人的时候,自身被锁定击落的风险也会同时激增,这是一个巨大的自身弱点,因此中美的五代隐形机全部尽量压缩这个风险窗口期。
美国的F22,弹舱开闭耗时仅0.5秒,但需保持舱门开启至导弹点火(约2秒),中国的歼20采用液压弹射+舱门同步关闭技术,导弹弹出后0.3秒内关闭舱门,使雷达暴露时间缩短至1秒以内。
这么短的时间对于中美之外的国家来说,是难以侦测难以锁定的,因为很多国家的雷达是每3~4秒才发射一轮雷达波,恰好侦测到的概率并不高,但对于中美的雷达技术来说,1秒已经足够了。
所以五代隐形机的对战,飞行员开火是有巨大风险的,哪怕有预警机指引目标,自己发射导弹也有巨大风险,怎么做才最优那就很考验飞行员的技术和胆识了,并不是五代机打四代机的那种无脑打地鼠。
但以上所说的四个弱点,合在一起都不如最后一个。
五代隐形机的第五个致命弱点:
这是五代机的最大弱点,因为五代机的隐形是针对微波雷达的,但五代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和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自己的发动机也在时刻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个宇宙中只要温度超过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时刻对外发射着红外线。
在空旷低温的高空中,在红外雷达的视角中,五代隐形机就如同太阳般耀眼,那是一个巨大的红外放射源。
只要五代机还想在天上飞,就必须时刻消耗巨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最终都会转化成热量,然后这些热量就会成为红外放射源。
所以五代机在红外雷达眼里是不隐形的,完全裸奔。
没有直接淘汰掉五代机,是因为目前人类的红外探测技术不太行,探测距离比较短,但红外探测依然是威胁五代机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的PL15携带的就是双导引头,一个是雷达导引头一个是红外导引头。
五代机被雷达导引头锁定了,运气好还不一定死,但如果被红外导引头锁定了那就必死无疑。
对于自己的红外弱点,五代机并非没有想过办法解决,比如说F22就使用低红外蒙皮来降低自己的热信号强度,同时把自己的可观测尾焰温度给降低到了600℃,比苏35的1200℃降低了一半。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红外辐射强度和目标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降低一半,对外发射的红外信号强度就变成了原来的1/16。
但即便如此,美国的五代隐形机F22,在中国PL15携带的红外导引头面前,锁定距离也高达30~40公里,也就是说一旦被PL15导弹抵达到了F22周围30~40公里,那这个F22就已经可以宣告是个死人了。
但30~40公里的锁定距离,并不是中国红外技术的极限。
在同等技术水平下,探测距离永远和自身的体积以及功率成正比。
对于雷达来说,探测性能永远是地面雷达站>预警机雷达>战斗机雷达>导弹雷达,因为雷达的体积和功率越来越小,这一定律对于红外雷达来说也是一样,导弹红外雷达的探测距离永远是最小的。
中国的机载红外雷达,探测锁定F22的距离达到了100公里以上,地面天弓反隐形红外雷达对F22的探测距离达到了180公里,和隐形战机的另一个天敌,能利用长谐振效应穿透隐身涂层的米波雷达协同探测,可构成反隐身网络。
但以上这些,依然不是中国红外探测技术的极限。
中国发明的平流层飞艇平台,携带中短波红外探测系统飞到20公里的高空,可以在2000公里的距离发现美国的五代隐形战机F35,该系统一旦升空可在太阳能驱动下悬空运行数月,覆盖我国台海和南海等战略要地,实现预警保护。
当然了这个只是预警而不是真正的锁定,其定位精度是1~5公里,这是因为在1000公里的距离上,红外相机的一个像素点就高达100米了。
但这套系统可以在高达2000公里的距离上,告诉我们那里有一个异常的红外热源需要警惕,范围也可以大概框定在5公里之内,然后我们就可以派出预警机去精确定位,一旦被能米级定位的预警机发现,那伴飞的歼20就可以发射导弹将其歼灭。
传统对付F22的预警手段是米波雷达,其预警范围只有300公里,而红外技术可以让我们的预警范围提升至2000公里。
而红外雷达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五代机自身必配红外雷达,不仅仅是为了锁定对面的五代机,红外雷达还有个巨大的优点是被动探测。
雷达想要发现别人,需要自己对外发射雷达波,这会导致别人也能同时发现你。
而红外波的发射源是具有温度的物体自身,红外雷达只负责接收红外波而已。
所以机载红雷达是不需要对外发射任何东西的,默默接收记录外界的红外信号就可以了,也就是被动探测,这种特性让战机无需开启雷达就可以发现敌机,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沉默猎杀”模式。
如果双方的预警机都被打掉了,也脱离了地面雷达的工作范围,双方的五代隐形机都在天上沉默飞行,那谁携带的红外雷达探测距离远,谁就能“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从而占据优势。
那中美的红外探测技术谁更强?
红外探测技术是美国发明的,曾经的美国遥遥领先于中国,红外芯片是美国垄断的,军用级绝不对中国出口,连民用级都得限量,而且几千块一片。
但如今全世界的红外探测技术,是中美一样强,中国已经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这一点,从疫情期间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价格被中国压到了几十块钱一个,你就能看出来中国的民用红外芯片技术已经多发达了。
利用民用红外芯片的市场,我们的红外企业得以存活,并慢慢的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了参天大树。
湖北有家企业,名字叫武汉高德红外,进去参观是不准拍照的,是中国首个打破西方红外芯片垄断的企业,也是我国官宣的首批军民融合企业。
里面不能说的东西太多,只能说懂的都懂,我就捡一点能说的来说吧。
找人工智能要了下高德红外的市场份额分析,这个不是啥机密,都是公开信息,能说,你自己随便看看,能看出啥都是你自己看的。
不是我给武汉的企业做宣传哈,贴个市场份额只是证明,武汉高德红外是我国红外芯片的扛把子,全球市场份额也占第二名。
对我国的军工红外技术提供了多大贡献,那我不好说,但至少也应该是做出了一点自己微小的贡献,这个是肯定没问题的。
因为有了世界最先进的红外探测技术,美国的五代隐形战机才多次在南海冲突中无所遁形,频频被我国战机精准寻找到位置,甚至出现过歼20飞到了F22身边,美国的飞行员才发现的事情,有效制止了美国萌发想开启战争的不良思想。
中国产的红外芯片,成了我们针对五代隐形战机的杀手锏。
但中国的红外探测技术和美国相比,目前也只是“相当”,并没有超越,双方的技术实力是同一等级的。
换句话说如果到了美国布设好探测仪器的地盘上,那我们的歼20也可以轻易的被美国发现。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六代机了。
空军的代差优势指的是一边倒屠杀的巨大优势,否则不配称之为代差,也就是四代机可以屠杀三代机,五代机可以屠杀四代机,所以只有具备屠杀五代机的技术,才有资格称之为六代机。
六代机打五代机,就和五代机打四代机那样,对着雷达像打地鼠一样打着玩,这才有资格叫六代机,否则不配。
相比五代机,六代机第一个就是弥补自己的红外缺陷,第二个就是增加忠诚僚机和AI系统。
五代机的隐身,不是完全不可探测,只是低可探测,只是对微波雷达效果好,对很多雷达效果都不好,尤其对红外雷达几乎没有隐身效果。
六代机的智能蒙皮,弥补了五代机对多种雷达隐身效果差的缺点,尤其实现了红外信号的隐身。
最狠的是对发动机尾喷口的降温,五代机F22把尾喷口降低到了600℃,六代机降低到了50℃以下,接近于温水的温度,而且2023年就把这东西写论文公开发布了。
当然这么低的喷口温度是不可持续的,是通过冷却技术强行吸收热量暂存在六代机体内,利用红外蒙皮技术进行屏蔽,但短时间内就必须到安全区域进行热量释放。
所以这种喷口超低温只是在危险战斗区域短暂开启,脱离危险战斗区域后还是要开启正常高温喷口的,但在这喷口超低温的开启时间段,六代机可以实现红外领域的几乎完全隐形。
除了隐形性能的大幅提升,六代机的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忠诚僚机,使用AI系统进行操作,让六代机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空中航母。
这些忠诚僚机都是无人机,很多人对忠诚僚机的理解就是扔出来挡导弹用的,那可就错了,忠诚僚机不是这么用的。
六代机释放忠诚僚机的第一个作用,是协同探测,可以把六代机的探测距离扩展到高达1000公里,远远超过了五代机甚至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这是因为忠诚僚机不怕死,可以随便飞,而且敢满功率开雷达到处乱窜。
四代机以下没有参战资格,五代机敢出手打掉这些到处乱窜的忠诚僚机,自己位置就暴露了,就会瞬间被超远距离锁定然后消灭。
如果不打掉,那这些忠诚僚机就到处乱窜到处侦察,自己一不小心位置就暴露了,然后也是死,非常难受,非常被动。
还有些忠诚僚机携带的不是探测雷达,是电子战设备,直接把对方五代机的雷达弄成瞎子。
还有些忠诚僚机不携带雷达,直接带上远程空空导弹,代替六代机进行开火发射这一步,避免六代机暴露自身位置。
通过改变忠诚僚机的位置,还可以让忠诚僚机充当通信中继,扩大雷达搜索范围等。
通过让忠诚僚机故意释放某种红外特征或雷达特征等,让忠诚僚机自杀式攻击等,还可以让忠诚僚机充当诱饵,诱使对方五代机产生误判从而开火等。
同时还有最后一个功能,也就是给六代机挡导弹,释放信号,吸引对方导弹的导引头锁定自己,充当肉盾,这让五代机只有一条命,但六代机有很多条命。
最最后,忠诚僚机这玩意自己还会扔假僚机,模拟真僚机信号,吸引敌机去攻击假僚机,从而给真僚机创造锁定和击杀敌机的机会。
因此六代机实际上是一个隐形功能极其强大,长期在空中静默飞行的忠诚僚机母舰,所有的侦察和攻击都是忠诚僚机完成的,六代机自己只负责释放和回收忠诚僚机。
忠诚僚机没打光之前,五代机只有撞了大运才有可能碰到六代机本体,而六代机随便用点手段就能把五代机逼死。
这种一边倒的不对称战斗,就和五代机欺负四代机是一样的。五代机击杀四代机的速度,只取决于自己重新补充导弹有多快;而六代机击杀五代机的速度,只取决于自己重新补充忠诚僚机有多快。
六代机这么可怕,连红外雷达都针对不了,怎么办?
不用怕,因为六代机这东西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优势比五代机的红外雷达之战还要大。
这一切都是中国各领域的各企业,每家贡献自己一点微小的贡献,积沙成塔,一起联手创造出来的。
作者:远方青木(公号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