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据外交部消息,2025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达尔介绍了巴印冲突的最新情况,表示巴方愿同印方实现停火,但不会放松警惕,将对侵犯巴主权和领土行为予以回应。感谢中方为实现停火止战所作的斡旋努力,愿同中方及国际社会保持密切沟通。
莫迪(资料图)
在停火之前,印巴双方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印度向巴方发射导弹、火炮,并在边境线附近集结部队。巴方则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打击了印方的S-400防空系统、指挥部、雷达站和哨所等目标,甚至一度瘫痪了印度的部分电网。然而,在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印巴双方突然决定停火。普遍认为,印度意识到在军事上难以取得优势,继续打下去局势会更加不利,而巴方本就不想开战,这才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
随后王毅外长致电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亚洲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方支持印巴停火。针对冲突后的中印巴三国关系,王毅外长用一句话打消了印度的顾虑,称印巴是搬不走的邻居,都是中国的邻国,这话给印度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中方斡旋印巴冲突有高度的合理性,首先是国家利益所在,印巴局势如果升级,将驱动资本流出,打击供应链和产业链,对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印巴的邻国,与两国都有较为紧密的经济往来,印度市场是中国许多行业的出口大头,“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同样突出。
莫迪(资料图)
中国为何要如此积极的斡旋双方关系?谁又在这轮冲突中占到了便宜呢?首先,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印巴局势之所以能如此快的缓和,中国是出了大力的。巴基斯坦副总理就曾在停火后,专门对中国表示感谢,说无论巴基斯坦有多么困难,中国都愿意予以支持。这已经证明了中方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如果不是中国多次就印巴紧张局势发出降温呼吁,相信印巴局势至少不会这么快缓和。可以看到,在10号当天,中方就分别和印巴双方通电话。在和巴方的通话中,中国外长王毅就表示,中方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过王毅也强调,一旦停火就要共同遵守,避免冲突再起。
首先,对于巴基斯坦来讲,这个在空袭中被炸毁的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过去数十年间,印度经常利用地缘优势之便,在上游通过巴格里哈尔水坝和吉萨甘戈大坝搞风搞雨。平时影响巴基斯坦农田灌溉,战时配合军事行动。比如这一轮愈演愈烈的双边冲突里,印度这边就有过开闸放水扰乱巴铁军心的操作。而对于印度的为所欲为,巴铁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可奈何的。直到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的建成。这个由中国企业出资援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96.3万千瓦的水电站自建成之后,凭着一己之力满足了巴基斯坦国内的电力供应,帮着巴铁减少了经济、发展层面对印度的依赖。
莫迪(资料图)
随后王毅外长致电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送出了三句忠告,要求印巴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期待两国全面停火。对多瓦尔“战争不是印方选择”的表态,王毅外长表示赞赏。两通电话结束后,印巴分别对外宣布于5月10日下午17时实施停火,但6小时过后,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小范围冲突,印度指责巴方违反停火协议,随后对巴开火,而巴方则表示是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射了无人机。庆幸的是,小范围的零星交火后,印巴军队重新归于克制,停火协议得以继续执行,中国的斡旋在其中功不可没。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赞赏你关于战争不是印方选择的表态,真诚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避免局势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