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
演艺圈里老戏骨不少,但出了名之后还过得“穷酸”的,李保田是独一份儿。
年近40才开始接触演戏,结果出道没几年就拿下了中国三大电影奖的影帝大满贯。
电影领域的成就拿得差不多了,已经50岁的李保田又转去拍电视剧。
紧接着一部《宰相刘罗锅》和一部《神医喜来乐》,又让李保田拿下了电视剧领域双料视帝。
名副其实大器晚成的李保田,从入行以来几乎就没有经历过什么“低谷期”。
然而名声大噪后,事业正当红时,李保田却突然毫无征兆地“隐退”了。
时隔多年再次见到李保田,就是在他儿子李彧发的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里。
79岁的他老态明显,头发花白,一脸沧桑,身形佝偻地窝坐在堆满了书和杂物的小沙发上。
儿子李彧简直像是“翻版李保田”,也当了演员,却远没达到父亲昔日的成就。
当年巅峰时期的李保田为何说退就退?如今的生活又真的就是他想要的样子吗?
反差
看着照片里裹得严严实实,戴着老花镜,脸上沟壑纵横的老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李保田。
据儿子李彧所说,父亲自从退出荧幕后,就一直深居简出,独自住在山东荣成的老小区里。
一间不到30平的小屋子里,到处都放满了书,家具都透着股陈年的腐朽味儿。
年近80的李保田就生活在这里,经常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天。
之所以没和儿子住在一起,可能是李保田也受不了儿子的“跳脱”。
跟退休了的父亲李保田不同,李彧不仅依旧在演戏,还做起了自媒体。
53岁的他简直活成了一个“老顽童”,穿搭个性又另类,性格也显得与众不同。
日常更新的视频里,李彧不是在剧组待着演戏,就是在各种娱乐场合“搞怪”。
顶着一张和李保田高度相似的脸反戴棒球帽、打耳钉的样子,让很多人看了只觉得别扭。
不过从李彧发出的视频来看,他现在的生活顶多也只能说是还可以,跟“富”同样不沾边。
当演员多年,李彧受身形限制,一直都只能演小配角,同时他还要抚养两个女儿。
可能就是因为养家的压力有些大,他才不得不在上了年纪后还去开辟自媒体赛道。
只是按理来说,早早就拿下金鹰奖和飞天奖影帝的李保田,早该带着全家飞黄腾达才对。
怎么会在多年后,家里的生活不仅没变得多“壕”,甚至还隐隐透着点儿“穷酸气”?
这样的现状和昔日霸占屏幕的“影帝”相比,反差实在有点大。
至今那些老影迷们都想不通,李保田到底为什么要在最红的时候选择“息影”。
2014年,站在国剧盛典的颁奖台上,李保田手握终身成就奖的奖杯,终于舍得露面。
此时的李保田已经很久没有什么新作了,但他其实还远没到该退休的时候。
到了领完奖发表获奖感言的环节,李保田说的一番话再次震惊了四座。
他对着镜头承认,这些年作为演员为大家服务的少了。
旁人或许会以为是他也陷入了年纪大无戏可拍的窘境,但他却直言事实并非如此。
“这么些年我不演戏,不是机会少了,机会一样的不少,仅只是角色我不喜欢。”
李保田认为,现在的角色和剧本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他丝毫不感兴趣,也不想演。
这话虽然听着“高傲”,但也只有像他这种影帝级别的老戏骨才有资格敢说。
说完这番话后,李保田简单向观众表达了下感谢就转身离开了。
此后十年里,他只演了一部电视剧和三部电影,2021年的《寻汉计》成了他最后的作品。
再往后李保田就彻底远离了荧幕,只偶尔会在儿子李彧的短视频里出现个十几秒的时间。
回想李保田作为演员的这一路,他能说出那样的话、做出早早退休的选择其实并不意外。
毕竟,刚入行不久的他,就凭实力得了个“戏霸”的称号。
在演戏方面,他从来都是行业里的一股清流。
戏霸
1996年,一部古装轻喜剧《宰相刘罗锅》霸占了家家户户的电视。
几乎大街小巷都在讨论剧里那个留着小撮胡子、眼神精明的驼背宰相。
这部剧让李保田的名字响彻全国,他也借着这部剧一举拿下了金鹰奖最佳男主。
但实际上,在因为这部剧名声大噪之前,李保田在演艺界就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出演电视剧前,李保田入行后最开始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电影领域。
37岁才出道的他,既没有英俊帅气的长相,也失去了年龄上的优势。
他有的,仅仅是对表演的热爱以及对这份职业的敬畏。
凭着日复一日的钻研,李保田的演技愈发成熟和精湛,终于被更多导演看到。
1991年,已经在导演圈子里有不小名气的张艺谋找到李保田,邀他出演自己的电影《菊豆》。
这部电影让演员李保田被更多人看到,还一度走出了国门,声誉都传到了国际上。
之后李保田就开启了自己在电影领域的“疯狂收割”模式,狂揽各大奖项。
转到电视领域的第一部剧就爆火,某种程度上,李保田真验证了那句越努力越幸运。
《宰相刘罗锅》里,李保田饰演的刘罗锅栩栩如生,将人物狡猾又正义的矛盾感完美融合。
也是在这部剧里,他和饰演贪官和珅的王刚以及饰演皇帝的张国立组成了初代“铁三角”。
王刚和张国立也凭借这部剧大火,之后两人又接连演了好几部类似的剧,角色设定大差不差。
但这个“铁三角”却没组多长时间,因为李保田不愿意跟着两人再继续演同类型的剧。
这才有了后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新铁三角”,李保田的位置被张铁林“顶替”。
在外界看来,是李保田先疏远王刚和张国立的,三人之间明显是有了嫌隙。
有人说是李保田演戏太过“苛刻”,在剧组总爱挑对手演员的毛病,很以自我为中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李保田“戏霸”的称号几乎都要坐实了。
加上后来他又因为《钦差大臣》被制作方刻意拖长剧集,将制作方告上了法庭。
一时间圈内很多制作人都不敢再和李保田接触,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爱较真的他。
殊不知,所谓的“戏霸”其实只是因为李保田对待演戏太过严谨和认真,对自己要求太高。
而这样的态度和精神或许也源自于,他能成为演员实属不易。
初心
1946年出生于江苏的李保田,打小就不爱学习。
父母越是费心思想让他好好读书,他就越是厌学,因为他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明明没出生在艺术之家,李保田却从小学起就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即将小学毕业那年,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报考了江苏省戏曲学校,顺利被录取。
在戏曲学校学习柳子戏的那几年,成了他后来能转行当演员的重要铺垫。
1966年,李保田从学校毕业进入了徐州文工团,在这里认识了妻子胡英。
实际上就算不去转行当演员,李保田也能靠在文工团里的工作过上安稳的生活。
但偏偏过了30岁后,他就像是又迎来了自己新的“叛逆期”,总也放不下心里那个演员梦。
妻子胡英察觉到这点后,十分支持和鼓励李保田改行,去追逐梦想,还陪着他一起考试。
于是1978年,夫妻俩人一起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李保田这才得到了正式学表演的机会。
几年大学生活学习到的表演知识加上自己的天赋,李保田毕业后很快就接到了第一部戏出道。
之后就是多年在演戏道路上的深耕,这么多年,李保田即使再火也从未接过任何广告代言。
职业生涯中,他不只反感他人不尊重演员这个行业,对自己的儿子更是该“狠”就“狠”。
李保田自己也没想到,儿子李彧不仅长得九分像他,还和他年轻时候一样叛逆和倔强。
李彧22岁那年瞒着李保田报了中戏,想考进学校学表演,和父亲一样成为演员。
没想到李保田却直言儿子不是走这条路的料,在儿子考试失败后拒绝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因为这个李彧一气之下跟父亲“冷战”了四年,后来在妻子的调解下才慢慢缓和关系。
不过也正是李保田的坚持,才促使李彧早早就明白,身为演员,演技才是硬道理。
如今李保田退休,李彧依然活跃在荧幕前,也成就了不少经典的角色。
结语
对于李保田而言,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让他知足,他也从未后悔过自己曾经的选择。
在观众心中,他永远是令人敬佩的老戏骨,身为演员的初心他坚守了一生。
希望今后他可以安享晚年,好好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