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虽然取得成功,但是美国没有老老实实继续谈判,反而对华为出手。中方早有准备,祭出两招反制美国七寸。
特朗普果然有后手,刚谈妥两天,美48小时内美连发两道威胁。
中美联合声明两天后,特朗普在白宫表态,如果90天内未达成协议,对华关税虽不会回到145%,但可能会从目前的30%进一步上调至“明显更高”的水平。
在他看来,与中国谈判,要是商量得通,那就好好的;如果没商量好,那么关税还会上涨。殊不知,现在我们都是对等的,而不是谁高谁一等。这场谈判究竟能不能谈成,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扛得住,反观他们能不能扛得住,得打一个问号!
5月13日,美国率先利用霸权试图禁止华为向全球出售昇腾算力芯片,强迫其他国家二选一,即:全球任何国家使用华为昇腾算力芯片,就被视为违反了美国出口管制。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把中东的算力市场牢牢攥在手里,另一方面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围堵中国的科技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这个未来的关键领域,想通过控制算力来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科技产业正在上演一场艰难的“突围战”。
中国手里攥着的牌,分量可不轻。头一张就是稀土,这玩意儿号称“工业维生素”,离了它,许多高科技都得歇菜。咱中国不光是稀土精炼的全球大户,占了九成多份额,那种稀土更是牛气,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五都从咱这儿出去。你想想,连美国的军工都指着它呢,这不是掐住了脖子是啥?
北京话说得很明白,这种战略宝贝,从挖出来到卖出去,全程都得管起来,要是国家需要,出口的阀门随时能拧紧。这可不是吓唬人,美国要是想自己从头建一套稀土产业链,没个八年十年、几千亿美元砸下去,根本别想。对于急着摆脱依赖的美国来说,这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然,中国也不是要把门全关死。最近虽然也批了些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但你仔细瞅瞅,美国公司的订单一个没有,倒是有不少货奔着德国的汽车厂去了。这种“审核着卖”的玩法,既让全球供应链不至于当场断气,又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保证好东西流到该去的地方。这操作,是不是有点意思?
除了稀土这张王牌,中国的市场块头和反击能力,那也是实打实的战略筹码。
想当初,美国拿“芬太尼”这些不靠谱的由头加了好几轮关税,中国这边立马“以牙还牙”,你加多少我加多少。那反制清单拉出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路货、农产品,从煤炭、天然气到大豆、猪肉,一个都没跑掉。这些早早祭出来的反击手段,可没在后来的关税谈判里轻易松口,到现在还管用呢,就像一把剑悬在那儿,谁想单方面耍横,都得掂量掂量。
而且,中国还留着一手呢。对一些已经加了的关税,可以暂停90天,对某些美国企业的制裁也可以先缓缓。这些虚虚实实的招数,都是谈判桌上的底气。时不时地,北京也会放点软话,比如一度又开始接手波音飞机,摆出个姿态:只要平等互利,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但话说回来,客气归客气,核心利益这根红线,那是碰都不能碰。
再看天平那头,美国仗着自己在科技圈混得久、规矩多是他定的,就想砌一堵高墙,把你困死。对华为昇腾AI芯片搞全球禁令,就是想在中国人工智能这片新大陆上,把自主创新的火苗给掐灭。那范围之广,力道之猛,简直是把“我要保持老大地位”这几个字写脸上了。
更狠的是,华盛顿还放话,谁敢用美国的AI芯片技术帮中国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这架势,颇有点“宁可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的狠劲儿,想从硬件到算法,把路都给你堵死。
早前,美国也试过搞什么《人工智能扩散管制框架》,想给输到中国的AI技术分个三六九等,精准打击一下,拖慢中国追赶的脚步。可市场这东西,它有自己的脾气,你以为设计得挺精妙,结果呢?不仅没把中国怎么样,反而可能一不小心给中国本土技术腾了地方。比如,英伟达那个CUDA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地盘,客观上就被削弱了,本土框架倒是迎来了春天。
现在美国佬估计也回过味儿来了,觉得“分级限售”太麻烦,不如直接“一刀切”来得痛快。商务部那纸声明,全球有效,明摆着就是要用“长臂管辖”这套,保住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
开源引路,自主芯撑腰,中国AI能否绝地反击?面对美国人一步步紧逼,中国可没干等着。一套“组合拳”打得有章有法,核心就八个字:“自主创新为体,开放生态为用”。
你听说了没?像深度求索(DeepSeek)这种国产的开源大模型,据说训练成本比国际主流的低不少,性能却不差上下。这玩意儿一出来,全球下载量、衍生模型的数量噌噌往上涨,好多外国开发者都拿它当基础搞二次开发。这种敞开大门的姿态,跟华为昇腾这些自主AI芯片配合起来,那效果就出来了。
你想啊,外国公司要是想用这些又好又便宜的中国开源模型,那配个不受美国制裁的昇腾硬件,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吗?特别是在那些被美国划为“二级限售”的地区,这种“模型带硬件”的捆绑效应已经悄悄出现了,一点点啃食那些传统巨头的市场。
华为昇腾芯片自己也争气,技术更新换代快得很,旗舰型号比如昇腾910C,性能已经紧追英伟达的H100,下一代产品更是瞄着行业顶尖去的。再加上自家的MindSporeAI计算框架,还支持一百六十多种第三方模型,华为这是卯足了劲要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应用,全链条打通,打破国外厂商在AI生态上的老牌垄断。
禁令生效前,国内那些互联网大厂抢购昇腾芯片都抢疯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开始“正向转圈”,这说明啥?说明就算外部环境再恶劣,它自己也能长起来。
美国这套打法,有时候真让人看不懂,甚至有点精神分裂。一边眼巴巴指望从中国弄稀土这些关键宝贝,一边又想尽办法掐断中国科技的脖子。
这种“前脚刚说好要减关税,后脚就抡起制裁大棒”的戏码,不少人都说它“翻脸比翻书还快”,国际上说话的分量也打了折扣。
这种矛盾做法,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可能砸自己脚。比如,英伟达这些美国芯片大佬,被自家政府逼得没办法,只好搞出性能大缩水的“中国特供版”芯片,像那个H20。可这种阉割版的东西,压根满足不了中国AI产业对高算力的渴求,反而可能更刺激中国铆足了劲自己搞研发。这不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嘛!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对中国的强硬关税政策也不是铁板一块。那些传统票仓,比如蓝领工人和一些大企业,眼瞅着生产成本往上涨,市场份额往下掉,怨气可不小。这种内部的拉扯,也让白宫的对外政策很难一条道走到黑,时不时就得往回找补找补。
说到底,中美这场拉锯战,争的就是资源控制权和技术自主权,是一场跟时间赛跑的竞赛。美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这些地方也还依赖外部技术,这就形成了一张又复杂又脆弱的互相依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