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以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市民欢迎,也逐渐成为日常通勤必备的交通工具之一。不过,人们发现,共享单车竟成了“牛皮癣”小广告的重灾区。

公积金代办、违法贷款、违章代清、房屋租赁……甚至还有很多涉黄内容,如成人服务、黄色网站等等,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广告寄居在了共享单车上,“单车不语,只有嫌弃”。


这些小广告怎么会盯上了共享单车呢?或许就是看中了共享单车流动性强,“牛皮癣”广告会跟着单车和骑车人在大街小巷穿梭,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探访:涉黄网站竟能轻松打开

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地处繁华的CBD,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总是人流不断,记者来到金台夕照站A口,发现停放在这里的单车,几乎每辆或多或少都被粘贴上了违法小广告,严重的,一个座椅竟被5个小广告贴得满满当当。

除了座椅,车把、车筐等也不能幸免,更有甚者,竟还有人盯上了扫码区,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诱导骑车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扫码进入广告内容。一旦落入小广告的“圈套”,就会有泄漏个人信息,造成财产损失的风险。

记者发现,五花八门的广告里,非法的黄色广告占了不少,“看片网址”“北京XX网”,“x片 x女”……广告词粗俗不堪。记者经过尝试,这些涉黄网站居然能被轻易打开。不敢想象,这些“涉黄”的内容,对于学生群体或者年轻人将会造成何种不良影响。

体验:小广告清除难度大

在北京,仅美团单车,就有1000多名运维员,除了负责日常的车辆维护运送摆放外,还担负着清理“牛皮癣”工作。小广告主要类型从早期的粘贴式逐渐演变成喷涂式,清理难度加大。

在运维员的指导下,记者体验了小广告清理工作,粘贴式非法小广告张贴牢固,人工清理耗时费力,清理时容易留胶留痕,可能还会破坏车辆喷漆;而喷涂式非法小广告大多难以彻底清除痕迹,需要运维师傅用专业工具和溶剂反复处理。

记者走访中发现,一些共享单车座椅有明显划痕或浅浅的胶印,就是清理小广告留下的。

追问:“流动的牛皮癣”何去何从?

记者在社交平台检索发现,共享单车小广告深受各地市民诟病,很多市民自发加入到清理的行动中,不少市民选择举报和投诉,但同时也有市民表示,投诉渠道并不畅通。

对此,美团单车北京运营主管王英豪表示,用户如果发现违法小广告,一方面可以通过单车APP里“违法随手拍”模块进行举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清朗北京”反馈举报”,举报完成后,单车运维员会尽快对小广告进行处理。

同时,王英豪也呼呼市民朋友们增强反诈意识的同时,通过拍照举报、随手清等方式,参与到非法小广告的治理工作中。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方面,形成小广告日常清理机制,组建运维团队负责小广告清理工作,配备专用的小铲子、除胶剂等工具,安排专人每天进行多轮巡查,确保共享单车小广告能得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研发并推动车辆涂层升级迭代,推动车辆升级迭代,不断更新并投运新车型。车辆车身使用新型防粘贴涂层,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广告的附着性,便于后续清理。此外,也积极与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动,组织团队收集非法小广告证据,为执法提供线索,配合执法部门打击非法张贴行为。


多措并举,直面“牛皮癣”问题,但不得不说,难度真的很大。小广告张贴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人工清理很难完全根除,同时,张贴者流动性强,企业取证难度较高,因此,或许单车企业还需与公安部门联动,与行业主管部门、社区等多方形成共治机制,强化非法小广告源头打击和治理,才能让小“黄”车重新变回小黄车,或许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也期待着,尽早能听到一些打击的结果。

来源:BRTV新闻(记者:程博)

编辑:陈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