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在最新的一篇报道中对此次印巴冲突双方战损情况进行了盘点。

纽约时报得出的总体结论是,印巴双方都有扩大战果的成分,总体来说双方损失没那么大。

纽约时报通过对比战前战后卫星图像认为,巴基斯坦的部分设施遭到“明显破坏”,但这种破坏主要“精确针对”军事设施。

有明显优势的地方是它针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和机场,因为后期的战斗从象征性的打击和展示武力转向了攻击对方的防御能力。——纽约时报

双方都有人员损失,印度方面报告了5名士兵损失,巴基斯坦是11名。

而印度最大的损失就是战机损失。

对印度最沉重的打击似乎是飞机的损失。虽然印度政府没有说有多少飞机坠毁,但官员和外交官表示,至少有两架飞机失踪,很可能更多。
——纽约时报


从纽约时报的报道看,印度政府可以掩盖了飞机坠毁的数量。而且从英文原文看,纽约时报在用词上,也照顾了印度的感情,没有直接用“击落”(shot down)这个词,而是用了一种客观陈述的语态,印度飞机“掉下来”(went down)至少两架,没说是击落的还是自己掉下来坠毁了。

纽约时报最终是从官员和外交官那里获得了印度飞机坠落的信息的,数量两架也是至少两架。

印度政府的可以掩盖、各方的委婉表述,应该更加证实了信息的准确性。

印媒报喜不报忧

对于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印度斯坦报第一时间摘编了里面对印度有利的内容,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来证实印度对巴基斯坦造成了“重创”,却对报道中提到的印度战机损失只字不提。


印度斯坦报称,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印度在攻击巴基斯坦方面似乎有明显优势。并且把纽约时报提到的有利于印度的内容全都转述了一遍,唯独漏掉了印度战机受损这一重大损失。

可见印度早已对媒体下令封杀所有关于讨论印度战机被击落掉下来的信息。

印度不知怎么输的,巴铁不知怎么赢的,中国设下天罗地网

印度之所以死不承认自己战机被击落,是因为印度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战机会被击落,它就像考试考了0分,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得了0分。

巴铁考了100分,但同样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的满分。巴铁抄了满分的作业,但只知道答案,并不知道怎么解题。这里面唯一清楚发生了什么的,只有巴铁身后的中国。

随着各方消息的消化,中国在深谋远虑慢慢水落石出。

这完全是一场中方精心策划,深度布局的天罗地网阵。

试想,中国卖歼10C战机给巴基斯坦,卖的只是歼10C战机吗?根本不是。中国是通过巴铁之手设下了一个八卦阵。只要印度进来,就是有去无回。

中国这对巴铁出口的,根本不只武器装备,不只是一个作战协同体系,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

如果只是武器装备,只是作战体系,那么巴铁需要自己去布置去琢磨怎么布局怎么运用。

但从这次印巴空战发现,巴铁根本不需要思考,根本不需要理解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而只是按照指令,摁下按钮,就完事了。巴铁打完了,印度战机都掉下来了,巴铁那边还不知道,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印巴交手这么多次,巴基斯坦从来没占过便宜,更没想过能击落印度战机。

不光巴基斯坦,在冲突刚开始的时候,所有观察家都替巴基斯坦捏一把汗,都认为巴基斯坦没有抗衡印度的实力。

直到印度战机被击落5架了,无人机被打下来几十架,S400防空导弹被摧毁了,巴铁才反应过来,外界才反应过来,印度这是掉坑里了。

所以中国的布局,不仅对印度是降维打击,对巴铁也是降维帮助。因为巴铁和印度一样,其实都无法理解到这个维度的操作,只知道该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