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
正文/4968字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陈昌福有话说
目前全国斑点叉尾鮰塘头均价9元/斤,比去年同期高出26%。目前广东产区几乎没有存塘量,江苏、河南、四川等主产区存塘量也较少,后市行情将稳中有涨。
目前正值斑点叉尾鮰鱼苗繁殖与培育时期,但不少人遭遇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失败的问题。为了统一回复这些水产养殖业者,而撰写了这篇小文章。
根据从培养斑点叉尾鮰鱼苗失败的养殖业者获得的相关信息得知,导致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鱼苗下塘时养殖水体中缺乏足够食物的缘故,而斑点叉尾鮰鱼苗期的主要食物就是轮虫。因此,养殖业者对培育池塘中轮虫培养的成败,就直接关系到了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的成败。
因此,我们在这篇小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如何培育轮虫的方法。
斑点叉尾鮰苗种饵料生物
培育与疾病防控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在简要介绍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鱼苗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培育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中轮虫的培育,以及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池塘中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的方法。旨在帮助相关水产养殖业者提高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成活率,解决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成活率低的养殖难题。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轮虫;饵料生物;疾病防控
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引进的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迄今为止,斑点叉尾鮰已经在我国各地的水产养殖区域有较多的人工养殖产量。在我国大多数水产养殖区域,现在正是斑点叉尾鮰苗种的繁育时期,如何提高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成活率,是人工养殖斑点叉尾鮰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节点之一。这篇小文章内容是应部分水产养殖业者的咨询要求,简要地介绍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与疾病防控的相关技术要点。
1.斑点叉尾鮰鱼苗生物学特点
斑点叉尾鮰的繁殖季节通常是在春季至初夏,当养殖水体水温达到20~25℃时,就是斑点叉尾鮰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在自然条件下,当雌性斑点叉尾鮰产卵后,由雄性斑点叉尾鮰负责护卵和孵化,受精卵的孵化期约为5~7d。
刚孵化出膜的斑点叉尾鮰鱼苗体表呈灰褐色或深灰色,分布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尤其在背部和侧部较为明显。鱼苗体型细长,呈流线型,背鳍和胸鳍发达,尾鳍呈叉状,是能快速游动的主要器官。
斑点叉尾鮰属于温水性鱼类,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5~30℃,最佳生长水温为25~28℃。对栖息水体水质的要求较高,喜好在清洁、溶氧充足的水体中生活,养殖业者需要注意将养殖水体稳定在pH 6.5~8.5之间为宜。
斑点叉尾鮰鱼苗具有很强的集群性,可见鱼苗在培育池塘周边成群地活动,鱼苗这种活动习性是有助于提高摄食效率并且有利于逃避敌害生物。斑点叉尾鮰鱼苗具有一定的趋光性,但是,白天喜欢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活动。斑点叉尾鮰鱼苗的生长速度较快,尤其在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饵料条件下,生长速度更快。苗种期是斑点叉尾鮰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生长状况以及成活率直接影响斑点叉尾鮰成鱼的体型和产量。
斑点叉尾鮰鱼苗的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等为主,当然,也可以摄食适宜的人工配合饲料。鱼苗阶段的斑点叉尾鮰摄食欲望比较旺盛,尤其在每天早、晚时段摄食活动较为频繁。
2.培养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中轮虫的方法
用于培育斑点叉尾鮰鱼苗的池塘,以面积为0.1~0.5亩的小型池塘为宜,采用小型池塘培育半点查维会鱼苗会便于饲养管理。池塘水深宜控制在0.8~1.2m之间。
在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之前,需要用生石灰对池塘实施彻底消毒,以杀灭池塘中的有害生物。然后,向经过消毒后的养殖池塘施放有机肥(如经过发酵后的鸡粪、牛粪),目的是促进养殖水体中微生物以及浮游生物生长。
对于刚孵化出膜的斑点叉尾鮰鱼苗,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轮虫(rotifer)就是其最适宜的开口饵料。因此,如果能培育出鱼苗培育池塘中的轮虫,对于提高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的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
轮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足部,头部有轮盘状的纤毛冠,因此而成为“轮虫”,其功能是用于摄食和运动。轮虫是一类体长仅为0.1~0.5mm,最大个体也不过2.0mm的微小水生无脊椎动物。轮虫属于轮虫门(Rotifera),可分为单巢纲(Monogononta)和双巢纲(Diplozoa),已知的约有2000种以上。
轮虫广泛地分布于淡水、海水、湿地等各类型水域,尤其是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比较常见。部分种类的轮虫还能耐受极端环境,如遭遇到干旱、低温等恶劣环境时,可形成休眠卵以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轮虫是依靠纤毛冠的摆动在水中移动,部分种类通过足部附着在基质上。大多数轮虫属于滤食性,利用纤毛冠捕捉细菌、藻类等微小颗粒为食,也有少数属于捕食性的种类。
轮虫的生殖方式多为孤雌生殖,雌性个体无需雄性即可繁殖,部分种类行有性生殖。其生活周期短,繁殖迅速,适应环境能力强。形态和生态类型多样,能适应不同环境。作为初级消费者,轮虫是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斑点叉尾鮰鱼苗的培育者,为了培育养殖水体中的轮虫,需要保持养殖水体pH 7.5~8.5,池水的透明度维持在30.0~40.0cm,可以采用注入适量新鲜水源水的方法,调节培育池水水温为20~30℃之间,以利于轮虫的繁殖与生长,还可以采取适时投放微生物制剂的方法调节养殖水体水质。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每天每亩水面投喂1.0~2.0kg藻液的方法,目的是为培养的轮虫提供食物。因为轮虫可以单细胞藻类为食,斑点叉尾鮰鱼苗的培育者可投喂小球藻、扁藻等藻类。定期地用显微镜或计数板监测轮虫养殖水体中轮虫的密度与种类,也可以采取从邻近轮虫种群数量较丰富池塘中,用200目筛绢网过滤收集轮虫,投放到轮虫种群结构与数量较少的池塘中,以调节轮虫的种群数量与结构。
3.斑点叉尾鮰苗种池塘的水质管理与疾病防控
培育苗种池塘水体的水质状况优劣,对于斑点叉尾鮰鱼苗的健康有直接影响,不良水质容易引发斑点叉尾鮰苗种的队中疾病。在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控制养殖水体中的如下理化指标变化。
3.1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
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池塘水体中的溶氧量,不能低于3.0mg/L,否则会导致斑点叉尾鮰鱼苗缺氧,引起生长受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可以通过在培育池塘中增氧设备后者既是加注新水,保持培育池塘水体中溶氧量在5.0mg/L以上。
3.2氨氮和亚硝酸盐
水产养殖池塘水体中,在各种有机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会出现高浓度氨氮(>0.5mg/L)和亚硝酸盐(>0.1mg/L)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对对斑点叉尾鮰鱼苗造成“氨中毒”,损害其鳃和肝脏的组织,增加培育鱼苗患病与死亡的风险。
实施对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池塘中水质管理,重点是实施在定期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加注新水或泼洒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方式,分解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的浓度,维持养殖水体各种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稳定。
3.3 pH
斑点叉尾鮰培育池塘水体中pH过低(<6.5)或过高(>9.0),都会坏鱼苗体内的酸碱平衡,影响呼吸和机体的对致病性生物的免疫力,容易导致鱼苗感染疾病和死亡。
调节和稳定斑点叉尾鮰培育池塘中水体的pH,可采用向养殖水体中泼洒适量生石灰浆或者有机酸、乳酸菌等物质,将培养池塘中水体pH稳定在pH 6.5~8.5之间。
3.4温度
对于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中水体的温度,要尽量维持养殖水体中温度的稳定,做到让水温波动幅度不要超过5℃为宜,避免对斑点叉尾鮰造成应激行刺激而免疫力下降。
3.5病原体和寄生虫
当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中水质差时,会助长各种病原生物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增加危害斑点叉尾鮰的风险。对于培育斑点叉尾鮰的池塘水体实施定期消毒,可采用全池泼洒二氧化氯(ClO2),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3mg/L的浓度,即可有效地杀灭养殖水体中大多数微生物。
在斑点叉尾鮰苗种培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寄生虫病主要是属于纤毛类(ciliates)的车轮虫(rotifera)等原生动物。可采用硫酸锌进行驱杀,用量与用法是将硫酸锌采用适宜的清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在鱼苗培育池塘中,使养殖水体中的硫酸锌药物浓度达到0.6mg/L的浓度即可。
4.对斑点叉尾鮰鱼苗最佳投饵量与投饵次数的确定
对斑点叉尾鮰鱼苗的投饵量与投饵次数,对斑点叉尾鮰鱼苗的肠道吸收和肝肠疾病有显著地影响。对于适宜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可以开用如下方法确定。
因为对斑点叉尾鮰鱼苗过量投喂饵料,会导致饲料在培育池塘底部的残留,增加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有机物污染,并且影响到肠道的健康。摄取过多的饲料还会增加斑点叉尾鮰鱼苗的肠道负担,降低消化效率,甚至引发斑点叉尾鮰鱼苗的肠炎和肝肠疾病的发生率。
不过,如果投饵量不足的话,又可能引起斑点叉尾鮰鱼苗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到斑点叉尾鮰鱼苗肠道的吸收功能,导致斑点叉尾鮰鱼苗出现生长缓慢和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发生各种疾病的风险。
对斑点叉尾鮰鱼苗适宜的投饵量与投喂次数,可以通过在对斑点叉尾鮰鱼苗投喂饵料后,定时检测斑点叉尾鮰鱼苗的饱食度和养殖池塘种饵料残余量进行调节。只有适宜的投饵量和科学的投喂次数,才能有助于维持斑点叉尾鮰鱼苗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避免斑点叉尾鮰鱼苗因为摄取的营养失衡而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投稿联系郑记者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周鑫军。
编辑:郑燕云
一
会议规模
参会人数:800-1000人(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养虾高手)
线上直播:百万人次观看
二
会议亮点
1.推动近40亿元产业链深度融合
大会将汇聚饲料、动保、设备、加工、流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小棚虾产业向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升级。
2.汇聚华南超60%养虾综合平台运营商
邀请50家国内领先的小棚虾园区开发运营商参会,分享园区化运营、一站式服务等成功经验。
3.小朱带您探访小棚虾新质生产力
实地探访广东江门、阳江、湛江及广西钦州、北海等地的养殖高手,总结最新养殖成果与经验。
4.开创小棚虾高端品牌苗之路
聚焦种苗质量监管、生物饵料安全性提升、水质管理优化等议题,推动小棚虾品牌苗标准化发展。
5.链接食品企业与商超破解对虾流通难题
探索“订单农业+预制菜加工+社区直供”新模式,帮助养殖户打通销售渠道,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6.探索资本注入与规模化经营新模式
分享“资本+园区”、园区托管等模式运营经验,推动小棚虾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
同期活动
1、广东乡村振兴对虾产业服务中心成立
2、2025中国小棚虾产业风云榜颁奖典礼
评选年度高端虾料品牌
评选年度高端虾苗企业
评选年度动保领军企业
评选年度设备创新引领企业
评选年度风云人物
评选年度精准检测企业
评选最美养虾致富带头人
评选年度小棚虾养殖示范园区
3、华南小棚虾饲料技术创新研讨会
4、小朱带您参观小棚虾园区新质生产力
5、小棚虾园区招商引资创新项目路演
6、华南小棚虾养殖基地精英之旅
7、华南小棚虾养殖经验交流会
四
论坛议题
2025中国小棚虾市场调研报告
小棚虾种质资源创新与抗病性提升策略
华南小棚养虾模式本土化的战略转型与创新思路
牧原、温氏模式助力华南小棚虾园区高效管理的案例分享
小棚智能设备助力养殖效益、效率提升路径
小棚园区饲料订制化驱动养虾效益最大化
日收购10万斤小棚虾的大型流通商破解卖虾难题经验分享
小棚虾园区养殖尾水高效处理的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中国小棚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汇
五
拟邀养虾代表(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华南园区开发商代表↓↓↓
养殖高手代表↓↓↓
扫码加微信了解更多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