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彬州市北极镇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辐射周边”的原则,全力建设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旺安村酸枣种植基地,不仅盘活了撂荒山坡地资源,还开辟出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实现产业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酸枣一年种植,二年挂果,三年进入丰产期,可连续结果七八十年,后期风险小,非常适合在干旱贫瘠沟坡地种植,是荒山、荒地开发的好品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而且酸枣种植、修剪、除草、补栽、管护等环节,吸纳村上群众务工就业。目前,固定用工岗位十几个,丰产期后,可提供50个以上就业岗位,能够让群众务工、顾家两不误。”在北极镇旺安村酸枣种植基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亚军边查看酸枣树的长势,边高兴的介绍说。

众所周知,酸枣是我国特有的野生果树,适应性极强,抗旱、抗病、耐寒、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在林地、荒地均可种植,易种易管。酸枣虽小,全身是宝。叶子能做茶叶,枣肉可以制成酸枣面、酸枣汁,枣仁清热解毒、散瘀生肌、养心补肝、安神生津,对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疗效极好,是药材市场中俏销的中药材。作为保健和药用果品的优质原料,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酸枣的药用价值逐渐被挖掘,市场价值也随之不断攀高,酸枣产业迎来新机遇。彬州市北极镇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平均海拔1108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是中药材生长的沃土。各村山坡地野生酸枣随处可见,遍地都有野生酸枣树资源,为发展酸枣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酸枣成熟期,都有不少村民们都会靠采摘野生酸枣获得收入。

近年来,彬州市北极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建基地、引企业、扩规模、抓示范、强服务、重扶持、树品牌,持续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在深入调研、掌握市场的基础上,盘活撂荒的山坡地,通过村集体试验种植,企业示范引领,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激发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雅店村、新景村、后玉村、旺安村通过联村共建、土地联种、产业联促,项目联投等方式流转撂荒的千亩山坡地种植连翘、酸枣产业。围绕苗木选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点,统一托管土地、统一苗木投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有序推进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千亩撂荒地变产业地,千亩青山变金山,村民利用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和收益分红等形式增加收入,从而实现“造血式”产业增收,让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可循,让更多的群众在种植“苦药材”中偿到“甜生活”。同时,对闲置的校舍进行盘活利用,引进拥有多年中药材种植推广、初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彬州智农农业有限公司、陕西瑞鑫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以种植、收购、晾晒、贮藏、切片、烘干、包装、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发展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辐射带动全镇各村积极参与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通过村集体试验种植,企业示范引领种植,能人大户带动种植,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果药结合,林下种植、粮药间作,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双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真正让中药材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乡村“美”起来。2024年,北极镇荣获“咸阳市中医农业科技示范镇”,旺安村荣获“咸阳市中医农业科技示范村”荣誉。(杜孟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