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的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开启试营业!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社区食堂新增机器人“掌勺”,菜品不仅味道一绝,出餐率也是100%!早餐仅用28秒,就能煎出一个五分熟糖心荷包蛋。一起来看看↓
机器人大厨上岗,
一日三餐“智”造美味
中午时分,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内人头攒动,居民们正排队有序点餐。玻璃橱窗内,各式菜肴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而这些美味竟大多出自机器大厨。
一位刚品尝完机器人炒菜的居民赞不绝口:“第一次尝试吃机器人烧菜,发现很好吃,卖相也蛮好,价钱也实惠。”另一位居民也表示:“带鱼蛮好吃、番茄炒蛋、麻辣豆腐都蛮好吃,机器人炒菜不像煤气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均匀的火烧出来的菜就色香味俱全。”
更令周边居民欣喜的是,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不仅提供午餐和晚餐,从早上六点半就开始供应早餐,其中不乏上海市民喜爱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粢饭糕,这些也融入了智能化生产。
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机器人煎荷包蛋的“绝活”。据食堂厨房设备管理人蒋春波介绍,自动煎蛋机能在28秒内制作出一个五分熟的荷包蛋,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七分熟或全熟。
食堂内还有全自动制面机,8秒出面,自动煮面、过水、加汤一气呵成。而厨房里的主角——全自动炒菜机,更是身怀绝技。蒋春波介绍道:“所有的炒菜机,包括万能烤箱,是有菜单的,菜品有一千多道,我们可以通过云端去把菜品引入。比如说我要做一份麻辣豆腐的话,豆腐多少克,葱姜也是跟按照配比全部配好之后,放进去按一键烹饪,自动操作。”
这样的标准化、机器化操作,确保了菜品的口感统一和卫生安全。一位工作人员补充说,智能炒菜机器人可以自动投料、自动翻炒、自动添加调料,甚至自动清洗和倒出菜肴,整个过程仅需2到3分钟,极大提升了效率。
智慧管理赋能,
精打细算“食”惠于民
走进延小吉食堂,科技感扑面而来。门口一块醒目的智慧管理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厨房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就餐人数等信息,甚至能通过AI识别厨师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离开灶台,以及监测燃气泄漏、鼠虫活动等,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
食堂运营负责人文成勇介绍,这是“8D厨房智慧概念”的应用,通过智慧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整合,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在取餐区,从保温的餐盘到每一道菜品下方的电子秤,都体现着智慧化的巧思。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按需取菜,系统会自动称重计价。结算时,AI智能识别收银系统更是高效便捷。顾客只需将选好的餐盘放在指定区域,系统便能自动识别菜品并计算总价。此外,食堂还贴心地为每道菜品都标注了营养成分,方便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膳食。
“我自己吃多少拿多少,菜品托盘下面是个电子秤,菜在上面,通过份量减少计算舀取量。”一位正在选菜的居民说道。食堂管理者文成勇对此举例说明:“市场上小份菜一份虾卖十几块钱一份,我们这称重模式是七块多钱一两,就是一只虾,可以结算分量,你不用拿那么多,吃完了不浪费。这样结算出来的话,你的消费单价就便宜,平均人均下来大概每顿饭消费在25块钱左右。”
这种“小份菜”模式,不仅避免了浪费,也让居民可以用同样的价格品尝到更多种类的菜肴。
延小吉食堂的智慧化运营,不仅提升了供餐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在人工成本上实现了大幅优化。据介绍,传统厨房可能需要23名工作人员,而采用智能设备后,现在只需要9个人,人工成本节约了50%以上。
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奖杯。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以科技赋能传统餐饮,用“智慧味道”温暖着社区居民的胃,也用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描绘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幸福图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这不仅仅是一顿饭的升级,更是城市精细化治理在杨浦区民生领域的温暖落地。
新店试营业
更多折扣优惠快来噶闹忙~
店铺地址:
延小吉杨浦区睦邻社区智慧长者食堂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辽源东路35号
早餐:06:30-08:30
中餐:10:30-13:30
晚餐:16:30-19:30
文字|沈莹
图片|沈莹
编辑|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