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互相降低自4月以来的“对等关税”。

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贸易博弈看似按下暂停键,但硝烟远未散去,美国最关心的稀土出口管制,成了协议后首个“悬案”。



5月15日,中国商务部首次向四家稀土磁材企业发放出口许可证,德国大众汽车供应商赫然在列

但这份“礼物”并未让白宫松一口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美国已获得乌克兰的高质量稀土,却被媒体揭穿“连精炼厂图纸都没画完”,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揭开了大国竞争最微妙的一页。



德国大众汽车发言人的简短声明,与供应商确认过,部分磁铁原料出口已获批准,成为中美关税战缓和后的首个信号。

根据路透社披露,包头天和磁材、中科三环等四家中国企业于4月底拿到许可证,可向欧洲及越南客户出口钐、钆等中重稀土相关物项。



这看似是中方释放善意的举措,实则暗藏玄机,联合声明中,中国仅承诺“暂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而早前对镓、锗、钨等战略矿产的管制纹丝未动。

一位参与谈判的匿名人士透露,美方曾要求全面解除稀土限制,但中方谈判代表当场划出红线,涉及军工的材料,没有讨论余地。

这种“选择性放行”的策略早有伏笔,5月12日,就在联合声明发布的同一天,中国十大部门在长沙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



会议文件显示,云南、江西等稀土主产区连夜升级管控系统,要求企业提交“终端用途声明”,严防稀土流入美国军工产业链,每批货都要标注最终用户,如果是波音,则将直接卡死。

特朗普在5月8日的演讲中挥舞着一份文件,试图安抚国内军工集团,声称美国已经和乌克兰签了协议,美国会有最好的稀土。

但美国《防务新闻》很快泼来冷水,乌克兰的稀土矿藏以轻稀土为主,且提炼技术完全依赖中国设备,所谓“协议”不过是政治表演。



现实远比口号残酷,美国唯一的重稀土来源是加州芒廷帕斯矿,但其精炼厂设备铭牌上至今刻着“中国恩菲工程技术公司”字样。

五角大楼曾计划投资12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建厂,却发现当地环保法规要求废水处理技术,而这恰是中国企业的专利壁垒。

更讽刺的是,美国审计署报告显示,即便不计成本投入,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至少需10年,而美军F-47六代机的量产节点定在2028年。



中方的反制直接刺向美国军工命脉,每架F-35需要408公斤稀土材料,而六代机对镝、铽等元素的需求量再增30%。

4月中国实施管制后,美国防部被迫启用战略储备,但库存仅够维持18个月,根据美国内部邮件显示,因钇元素短缺,最新批次的雷达组件良品率暴跌至47%。

中国选择此时向欧洲发放许可证,被视作“分化西方阵营”的精妙棋局,大众汽车获得的钕铁硼磁体,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与军工产业链无直接关联。



而越南客户的身份更耐人寻味,该国正承接三星电子生产基地转移,其生产的芯片封装材料需大量稀土,但这些产品最终多数流向中国手机厂商。

这种定向供应策略,既缓解了欧盟在电动车产业上的焦虑,又避免关键技术外流有分析称,中国通过供应链分层,将民用与军用稀土切割,既维系全球化形象,又保持战略威慑。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仍在等待北京“开绿灯”,彭博社披露,特斯拉为Optimus人形机器人申请的钕磁体许可已被搁置两月,马斯克不得不派工程师赴华“游说”。



5月15日,当特朗普在白宫草坪上宣称“美国不再受制于人”时,纽约稀土期货市场却上演戏剧性一幕,镝价从每公斤850美元跳水至720美元,只因交易员发现中国许可证覆盖的品类仅占受限总量的18%。

而在江西赣州,海关缉私局刚查获一批伪装成陶瓷原料的3吨镝氧化物,货柜目的地标注着“德州仪器美国总部”。

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稀土成为“工业时代的石油”,控制全产业链的中国已掌握规则制定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感叹,美国擅长设计PPT上的战机,中国人却攥着制造它的螺丝刀。

而对于普通民众,大众ID.7电动车生产线恢复运转的消息,或许比政治博弈更值得关注,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都不愿为大国角力多付3000欧元车价。



信息来源:
《A股稀土股走强,九菱科技涨超10%,大地熊涨9%,广晟有色涨8%,西磁科技涨5%!传中国已向4家稀土制造商发放出口许可》——和讯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