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空军宣布出动挂载CM-400AKG导弹的“枭龙”战机,摧毁了印度一套S-400防空系统。若该战果能被进一步证实,就意味着CM-400AKG导弹与背后的中系SEAD(敌防空压制作战)体系第一次取得战果。
一、S-400遇袭“罗生门”
据披露,击毁的S-400系统部署于旁遮普省的阿达姆普尔基地,该地还配有第47中队的MIG-29UPG战斗机。因此,巴方此次空袭可能不完全是冲着S-400去的,只是相比“老机翻新”的MIG-29UPG,价值15亿美元S-400的显然是更高价值的目标。
■图注:阿达姆普尔基地卫星图。
不过在5.7空战之后,印度开始对进行媒体管控,导致此次难以像之前一样通过各种开源信息很快确定战果,也因此有着各种传闻,比如“该基地S-400被团灭”等。考虑到印度采购的S-400一个团内有8部导弹发射车、一个移动指挥中心、多部预警与火控雷达,以及多辆勤务车辆;若想一次性摧毁全部车辆,至少需要出动1个中队的“枭龙”以及相应规模的掩护战机,而这种阵仗势必会引发该基地及印度其它空军单位的连锁反应。但从各方信息来看,这种事态并未发生;而所谓“因接入民用电网,在巴方网络攻击导致电力中断后,S-400停机”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毕竟该系统本身就配有发电设备。
■图注:S-400防空导弹系统,全系统内有多种车辆构成。
不过从有限的社交媒体信息来看,该基地部署的“斯派德”防空系统也参与到此次拦截,表明有部分CM-400AKG成功突破了S-400的拦截,抵进到基地防空内圈。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S-400的操作人员在袭击中也出现伤亡。CM-400AKG如获得战果,更可能是击毁了雷达或指挥车等S-400的关键子系统。
■图注:阿达姆普尔基地周边的散落的“斯派德”防空系统采用的“德比”(下)与“怪蛇-5”(上)导弹残骸。
尽管S-400团灭不太可能,但此次战绩若被证实,也不是S-400第一次“金身被破”:早在2023年8月,部署于克里米亚的S-400就被“海马斯”发射的ATACMS弹道导弹摧毁系统内部分车辆。而此次巴军方用来摧毁S-400的CM-400AKG也“恰好”是一种弹道导弹。
■图注:在克里米亚被摧毁的S-400系统雷达车。
二、“破防”的CM-400AKG是何方神圣
早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CM-400AKG即以亮相,不过此时的CM-400AKG与后续列装的正式型号有所差异:早期CM-400AKG采用的小展弦比梯形弹翼较现在长度更长、面积更大,表明巴方后期列装的该弹在速度方面有所提升——其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从而在弹翼面积缩小情况下仍能维持足够升力。从公开宣传看,CM-400AKG的射程约在100km(低空发射)——240km(高空发射);不过因弹道导弹射程往往与再入速度等因素有关,而CM-400AKG的速度有潜力将其投送至300km甚至更远,公开展示的射程有可能为规避《导弹及其技术输出控制协议》而进行“缩水”。
■图注:2012年首次展示的(左)与正式列装型号(右)。
在制导方式上,CM-400AKG采用多模式制导。一般认为该导弹在弹道中段采用卫星导弹/惯性导航复合制导,对固定目标打击精度在10m误差内;从CM-400AKG头部的护罩结构来看,该导弹也可配备主/被动雷达制导,从而具备一定对海上等移动目标打击能力。
■图注:CM-400AKG空对面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CM-400AKG虽是弹道导弹,但不完全走传统意义上的抛物线弹道,配备弹翼的CM-400AKG本身具有一定机动能力,可以控制在末端时跃起、采用俯冲天顶攻击。S-400虽然具备一定弹道导弹拦截能力,但设计伊始主要是针对飞航式目标(以中短程弹道导弹为目标,则主要是S-300V/安泰-2500系列的工作),对弹道导弹拦截距离最多不超过60km,且系统内远程警戒雷达与火控雷达在正上方区域有一定盲区,这也成为S-400可能“破防”的一个因素。
■图注:针对拦截弹道导弹目标专门特化的安泰-2500。
三、巴方SEAD背后的“中式体系”
此次巴方对S-400的打击很明显是一种SEAD作战。早在2023年巴基斯坦空军军演中,即展现了执行该类任务的战术安排——由预警机担任空中指挥所、J-10CE负责空中掩护,在DA-20电子战机提供大范围电磁压制下,由“枭龙”挂载CM-400AKG模拟打击对手纵深目标。
■图注:鹰-10联合军演中的J-10CE。
值得一提的是,DA-20的机体原本是法国达索的猎鹰-20公务机,巴基斯坦在2018年对其进行改进,搭载了中国出口的JN-1101F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专门用来干扰和压制对方空空/空地指挥引导系统。在2019年印巴空战后,巴方即曾透露DA-20在空战中发挥的作用;而此次5.7空战中,再次出现了该机的身影。
■图注:巴基斯坦DA-20电子战机。
考虑到单枚CM-400AKG已经达910kg,在挂载副油箱与两枚CM-400AKG后,“枭龙”已经没有余力再携带自卫式电子干扰吊舱,因此“枭龙”此次很可能再次复刻了2023年军演的流程,而非单枪匹马——出动多个J-10CE双机编队在DA-20电子战机与预警机的情报支援从高空在巴国境内侧进行佯动,在5.7空战余威下,印方未大规模起飞战机进行应对;而由于S-400的部属地点距离印巴国境线仅89公里,因此执行SEAD的“枭龙”编队,利用印方该方向缺乏预警机、下视能力弱的漏洞,利用CM-400AKG射程冗余从低空发射以隐蔽作战意图,最终成功“破防”S-400。
■图注:2023年巴基斯坦空军军演中的SEAD作战示意图。
结语
无论战果如何,此次“枭龙”出击并安全归来,都展现了巴空军在一整套中国作战体系支持下,进行远程打击的能力。而相比于2019年的印巴空战,曾经占据核心地位的美制装备,可能将逐渐淡出巴空军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