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钟,从“阎王”手里抢回同学性命,却无奈与高考失之交臂。
在数万网友请愿下,山东首开补考先河。
而同学苏醒后的第一句话,更是令网友感动不已,直呼:“真兄弟。”
当生命碰上考场,山东给出了“教科书式”答案……
七分钟生死时速
5月10日清晨,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姜昭鹏和小李坐上网约车,准备奔赴职教高考考场。
谁都未曾料想,这段正常只需15分钟的车程,竟演变成一场与死神的竞速。
上车仅一分钟,小李便突发心梗休克,倒在了姜昭鹏的怀中,其面色青紫,还出现呼吸骤停。
这个18岁的少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同学平放后座,双手交叠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下压深度应不少于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专业课上学到的急救知识,于此刻化为本能。
网约车司机王涛在获交警许可后,立马连闯六个红灯,成功将送医时间压缩至短短7分钟。
在烟台山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接力抢救。
历经29分钟、8次除颤,小李的心跳终得恢复。
当姜昭鹏匆匆赶到考场之际,语文考试已然开始了40分钟,监考老师只能婉拒其入场。
攥着磨破边角的准考证,他在考场外并没有后悔:"考试还能再来,可兄弟的命只有一次。"
而在消息传开后,网友集体破防:"救人时他是英雄,考试时谁护他周全?"
起初,相关工作人员称,依据规定,高考并无补考设置。
但学校知道后也在积极为他争取保送名额。
网友暖心评论道:“考场上有标准答案,但人生没有,姜同学交上了人生最优秀的答卷!”
但好人有好报不止是是说说。
在舆论关切之下,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于14日发布了公告。
启用春季高考语文副题,5月20日为姜昭鹏单独安排补考。
这个决定背后,是3万多条网友留言的呼吁,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坚守。
然而,争议也接踵而至:高考作为最为公平的选拔机制,能否为个别人员破例呢?
回溯历史,2014年江西"夺刀少年"柳艳兵因见义勇为错过高考,教育部特批单独补考。
2020年安徽歙县遭受洪灾,考试被迫延期,为确保公平,启用副题。
此次山东启用副题,正是遵循"不可抗力"条款的制度创新。
既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又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
这也是山东首次为救人缺考破例开启了补考的先河。
正如考试院负责人所说:"不能让善意寒心,更要让规则有温度。"
与此同时,被救者昏迷两日后苏醒,其醒来后的第一句话令人潸然泪下……
病床前的双向奔赴
在烟台山医院ICU,昏迷两天的小李醒来第一句话让全网泪目:"我哥呢?他没有缺考吧?"
这个细节戳中无数网友。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00后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纯粹的友情。
而在陪护之时,姜昭鹏的兜里始终揣着尚未写完的准考证。
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这个大男孩腼腆一笑:"学医不就是为了救人吗?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先救兄弟。"
朴实的话语,让人们看到职业教育的成功。
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塑造有温度的生命守护者。
而此次补考的安排也堪称"教科书级操作"。
副题的难度与正式卷全然一致,考场设于济南商贸学院会议室,且全程录像,保证公平。
这种"特事特办"既回应了公众期待,又堵住了制度漏洞。
正如教育专家熊丙奇所言:"补考不是特权,而是让救人者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事件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
当姜昭鹏在急救现场践行医护使命时,他已经完成了比考试更重要的"人生大考"。
而山东考试院的暖心决定,则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
真正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更要守护人性的光辉。
更让网友为其开心的是,就在今天上午,救人缺考的少年姜昭鹏,被推荐“中国好人榜”。
此前,姜昭鹏与司机王涛已然荣获“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这一荣誉称号。
这也让网友看到了社会的温度,善意也不会被辜负,规则也能有温度。
结语
5月20日上午9点,姜昭鹏将走进专为他设置的考场。
这场迟到的考试,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救赎,更是对社会价值的重塑。
为山东的格局点赞。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