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唐了!办张电话卡,竟然让双目失明的老人“睁开眼睛”?这不是什么黑色幽默段子,而是最近真实发生的一件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
江苏一位80岁高龄、天生失明的大爷,去通讯营业厅办业务,却因为人脸识别环节需要“睁眼”,被生生卡住办不了。
科技的便利呢?服务的温度呢?连《人民日报》都发声痛批“太过分”!这事儿到底离谱在哪?后面还有更让人意外的反转...
办张电话卡,先得“睁开眼”?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事儿的主人公,是江苏的管大爷,今年都八十高龄了,管大爷这辈子不容易,出生才八个月大,眼睛就出了岔子,到最后眼球都没能保住。
所以那个“睁眼”的动作,对他老人家来说,压根儿就是天方夜谭,前些天,管大爷寻思着办张电话卡,图个方便,就让女婿陪着,去了当地一家运营商的营业厅。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来嘛,办张卡能有多复杂?身份证都揣兜里了,可偏偏就在这看似简单的事儿上,卡住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倒是按部就班,一步步操作,可到了最后的人脸识别环节,系统提示了:得眨眨眼,机器才能确认是你本人。
管大爷和女婿一听就懵了,赶紧解释:“老爷子是盲人,眼睛情况特殊,这‘睁眼眨眼’,这不是为难人嘛!有没有别的法子?”
图片来自于网络
谁能想到,营业厅的人却跟复读机似的,一口咬定这是“规定动作”、“必要流程”,少了这一步,电话卡就办不了。
给出的理由听着也挺“冠冕堂皇”——为了防止电话卡被盗用,必须确保是本人办理,这话猛一听,好像没毛病,实名制嘛,谁不支持?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可问题是,管大爷的情况,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啊!眼睛的残疾,肉眼就能看出来,难道国家发的身份证,上面白纸黑字、照片清晰的,还不足以证明“我就是我”?
非得让一个一辈子没见过光的人,去完成一个他生理上根本做不到的“睁眼”动作,这不就跟让鱼儿去爬树,让鸟儿去潜水一个道理吗?纯属瞎胡闹!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最后实在没办法,管大爷只能让女婿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张卡,先凑合着用,但这事儿,搁谁心里能舒坦?老爷子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
换个地方问问,办法总比困难多!
管大爷一家人越想越不是滋味,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就把这糟心事儿给捅了出去,这下可好,网上一片哗然。
图片来自于网络
好多人都说,以前技术没这么“智能”的时候,拿个身份证签个字不就完事儿了?现在倒好,技术是进步了,反倒把一些特殊人群给“进步”到门外去了。
还有人感同身受,说起自家眼疾的老人去验证养老金,也是卡在“睁眼”这一关,急得团团转,记者同志也坐不住了,开始调查这事儿。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先联系那家涉事的营业厅,您猜怎么着?人家要么说“您打错了”,要么就支支吾吾,打太极,后来又找到这家运营商的市级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还是老一套说辞。
翻来覆去就是“人脸识别是必要程序,为了防盗用”,记者就追问了:“那像管大爷这样的特殊情况,就没有别的验证办法吗?”得到的回答,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不清楚。”
不是没办法,是压根儿不想办!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就怪了,一个偌大的通讯公司,难道对特殊情况就真的束手无策?记者不死心,又跑到离那家涉事营业厅不远的地方,找了另一家同品牌的营业厅打听。
结果人家明确表示,对于管大爷这样的情况,只要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比如残疾证,再拍个照留个档案就行了,根本用不着非得通过那个需要“睁眼眨眼”的机器。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样是这家公司的营业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个所谓的“必须人脸识别”的规定,根本就不是什么铁板一块,也不是没有半点变通的余地。
说白了,问题还是出在具体执行规定的人身上!是他们把“规定”当成了挡箭牌,脑子里缺了那么一根弦,心里少了那么一点点将心比心、为民服务的热乎劲儿。
“睁眼识人”背后,是人情味的缺失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发文评论,标题里就用了“太过分”这三个字,分量可不轻。
文章里还提到,国家层面其实早就关注到这类“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尴尬”了,比如今年六月一号就要生效的一项新规定里就明确说了,任何单位都不能把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身份验证方法。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且这也不是说非得等到六月一号以后,遇到这种事儿才有说法,在更早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里头,就已经把指纹、人脸这些生物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了,是受法律严格保护的,不是企业想怎么收集、想怎么强制要求,就能怎么来的。
相关部门也三令五申,不能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如果个人不同意,就必须提供其他的验证途径。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以那家营业厅坚持“必须睁眼刷脸”,压根儿就站不住脚,往严重了说,那就是违规操作,我们老百姓常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制定规则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大众,是为了让社会运转更高效有序,而不是给老百姓添堵,更不是要把一部分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硬生生地排斥在外。
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果一个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特殊情况,导致了明显不合理的结果,那就应该及时反思和调整,而不是死抱着流程不放,忘了服务的根本是什么。
如今这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各种智能设备、识别技术层出不穷,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说到底,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可不能本末倒置,让活生生的人去低头迁就那些冷冰冰的机器。
如果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却把那份宝贵的人情味儿、同理心给弄丢了,甚至连最基本的是非判断、灵活变通的能力都退化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像管大爷遇到的这种事,往小了说,是营业厅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脑筋转不过弯,往大了说,则反映出一些企业在追求效率、规范流程的同时,对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考虑得太少,“以人为本”这句响亮的口号,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让瞎子睁眼看世界,这听起来像个天大的笑话,可它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但愿这样的笑话,以后别再上演,也别再让那些本该被技术温暖的人,反倒被技术给“扎了心”。
参考信息
2025-05-13 18:04 人民日报 太过分!一手机营业厅竟要求盲人“睁眼刷脸”认证
2025-05-13 13:43 光明网 眼球缺失盲人办卡,却被营业厅要求必须“睁眼刷脸”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