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违法犯罪离自己能有多远?生活学习中,哪些“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5月7日,由团安徽省委主办,安徽青年报社、团芜湖市委协办,团无为市委、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承办的“护航青春 法治同行”送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走进无为市,来自北京隆安(合肥)律师事务所的丁星源律师为学生们带来《警惕新型犯罪盯上未成年人》的主题讲座,以案说法,为未成年人筑牢法律底线。
“恶作剧中,有的学生会将粉笔灰放到老师的水杯里,这样的行为是开玩笑,还是犯罪?”“放学路上,以暴力方式抢走他人一元钱,违法么?”“有谁知道,未成年人犯罪要不要坐牢......”讲座伊始,丁星源就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红线。当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时,在座的学生中发生一阵阵讨论声,“玩笑而已,算不上犯罪吧?”“盗窃罪有金额要求,抢劫罪也有么?”见大家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丁星源适时地科普法律知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将哪些行为属于犯罪,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进行分类介绍。
“刚才所说的犯罪类型,大家从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辨别起来相对简单。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向未成年人群体,逐渐涌现出一些新型犯罪行为,今天我们要警惕它们盯上自己。”随着讲座气氛逐渐进入高潮,丁星源向学生科普了“两卡犯罪”“手机口诈骗”“隔空猥亵”等新型犯罪。她结合自身多年的律师从业经历,不时地穿插一些常见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双向普法+场景教学”模式系统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扫除法律认知误区,识别新型犯罪,学会用好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以后我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不能随便借给别人,没准别人就在用我的卡在做违法犯罪的事!”“今天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原来语言挤兑、社交排斥、情感操控这些都属于新型霸凌,我们不要成为被害人,更不要成为施害人。”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满满的干货,收获很大”。
据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副校长谷君介绍,一直以来,该校都非常重视法治校园建设,通过讲座、课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用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今天的讲座,犹如一场法治‘及时雨’,让学生们对新型犯罪多了一份了解和防范。”谷君说。
据悉,全省将持续推进27场普法宣讲,带领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把服务送到青少年最需要的地方。
本网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程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