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刚以巴空军完胜落幕,印度空军就被打得灰头土脸。结果印度人急眼了,直接对巴基斯坦发动全面导弹饱和打击。5月10号这一仗,巴陆军首战不利,连核武库附近都被印度导弹给盯上了。可奇怪的是,巴空军和陆军用的都是中国装备,为啥空军能用歼10C把印度的"阵风"战机揍得满地找牙,陆军却连印军的导弹都拦不住?


咱先把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印度这次下了血本,一口气发射了上百枚"无畏"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还有几十枚法国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从南到北把巴基斯坦全境都炸了个遍。巴陆军虽说用红旗9、红旗16这些中国防空导弹保住了伊斯兰堡这些关键地方,但还是有不少基地被命中。最要命的是,印度导弹居然第一次打到了巴基斯坦基拉纳山核武库附近,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按理说,同样是用中国装备,巴空军表现咋就这么亮眼呢?就在印军反击前三天,巴空军的歼10C直接击落了印度4架"阵风"战机,一仗打出了威风。可陆军这边,明明手里也有红旗9、红旗16这些先进防空导弹,咋就拦不住印度导弹呢?

说白了,印度这次玩的是饱和打击战术,上百枚导弹铺天盖地砸过来,巴陆军的防空体系根本招架不住。"布拉莫斯"导弹速度超过2.8马赫,弹道又诡异,很难拦截;"风暴阴影"导弹还能隐身,贴着地面飞,雷达都不好发现。巴陆军虽说这几年买了红旗9和红旗16,但数量太少了。红旗9性能是好,可太贵了,巴基斯坦根本没钱像印度买S400那样大规模采购。所以,巴陆军只能在伊斯兰堡这些战略要地部署防空导弹,其他地方就只能干瞪眼。就算这样,巴陆军也算是超常发挥了,拦截了大部分印军导弹。

这里面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巴空军和陆军的建军思路完全不一样。巴基斯坦国力比印度差远了,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空军从一开始就走"小而精"的路子,买先进战机,训练精英飞行员,就为了在质量上压过印度空军。你看人家巴空军,从成立时就在美国帮助下打造,训练水平一直是世界一流,以前跟苏联空军交手都不落下风。现在更是手握歼10C这样的先进战机,击落4架"阵风"对他们来说就是正常操作。


可陆军就惨了,它得守着漫长的国境线,防着印度陆军入侵,还要对付边境武装,必须得保持庞大的兵力。巴基斯坦人口只有印度的六分之一,却养着接近印度半数的陆军,这对经济压力太大了。钱都给了空军,陆军的训练、装备维护和人员素质自然就跟不上。就拿5月8号印度攻击拉合尔来说,巴军一门瑞士产的厄利孔35mm高炮,就因为有人拍了视频传到网上,几个小时没挪窝,结果被印度定位摧毁。这都啥年代了,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可见陆军的战术素养有多差。


再看看装备,巴陆军的红旗9、红旗16数量有限,根本没法形成全面的防空网络。印度这次导弹打击,彻底暴露了巴陆军防空体系的短板。虽说陆军尽力了,也拦截了不少导弹,但核武库附近被击中,面子上还是挂不住。印度在"阵风"被击落后也算找回了点场子,双方打了个平手,就赶紧停战了。毕竟现在印巴都没那个实力打长期全面战争。

说到底,巴空军和陆军的差距,就是资源分配和战略定位的问题。空军集中资源搞精英化,陆军却被庞大的规模拖了后腿。这次事件也给巴基斯坦提了个醒,陆军现代化任重道远,光靠买先进装备可不够,还得在训练、战术和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不然,下次再碰上印度的饱和打击,说不定还得吃大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