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家庭教育日来临之际,5月13日,民权县妇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导中心、县帮扶好人协会、县最美家庭志愿服务队联合走进南华街道办事处大王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风家教故事分享会”。活动以“传承家风力量,共筑幸福家庭”为主题,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引导村民重视家庭建设,弘扬传统美德,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一堂课:从“小家”故事到“大家”共识
活动当天,大王村党群服务中心座无虚席,村民早早到场。分享会以一段《中华家风》故事分享开场,随后,县帮扶好人协会宣讲师刘建超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了家风建设对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指出:“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好的家风能滋养几代人。尤其在农村,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最动人的环节当属“最美家庭”故事的现场分享。刘建超讲述了“商丘好人”李世春照顾瘫痪在床十余年的妻子的故事,他每日端水喂饭、擦身按摩,从未抱怨;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主动承担家务,儿媳也待老人如亲生父母。“家风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刘建超朴实的话语赢得阵阵掌声。他还分享了庄子镇边巧云“诚信立家”的故事,她因丈夫临终前一句“欠人的债必须还清”,她用五年时间还清丈夫所欠的债务,如今成为村里诚实守信的典范。
互动环节中,村民纷纷举手提问:“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夫妻吵架如何不影响孩子?”刘建超结合案例,提出“以身作则”“情感沟通”等实用建议。现场还发放了亲子互动游戏卡片,不少村民认真记录,用手机拍摄课件。
一片心:村民直呼“这样的课要多上”
活动结束后,村民反响热烈。53岁的村民赵女士感慨:“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今天才明白父母才是第一任老师。”她表示,今后要改掉爱打麻将的习惯,多陪孩子读书。带着孙子参会的王大爷则说:“听了刘老师的故事,我回去就要给老母亲洗次脚!”
村支书苏世毅介绍,大王村近年来通过“星级文明户”评选、村规民约修订等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但部分家庭仍存在教育方式简单、代际沟通不畅等问题。“这次分享会像一场及时雨,用真实的故事让村民看到好家风的力量。我们计划在每个季度开展类似活动,让文明新风扎根乡土。”
一盘棋:多方联动构建家庭教育网络
民权县妇联主席张爱华表示,此次活动走进农村开展家风家教活动很好,今年以来,县妇联已组织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实践等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下一步将联合县帮扶好人协会,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与“最美家庭”结对帮扶机制,让优良家风辐射更多家庭。
民权县最美家庭志愿服务队在此次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支由最美家庭、爱心妈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队伍,通过“理论+案例+服务”的模式,将家庭教育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队长唐志发透露,团队正在开发方言版家风微视频,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家教智慧。
来源:文明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