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乡摆捞村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回族苗族群众较为集中的一个村落,每年,当地都沿袭着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的民族习俗。今年,苗族同胞一年一度迎春踏青的盛大节日又一次热闹开始了,十里八村的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与附近乡邻、游客聚集在一起,以苗家传统方式祈祷世代平安幸福,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这一天,对于苗家人来说,不仅是一场节日的狂欢,更是一次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仪式。


苗族歌舞。

农历四月八日当天,陈婷婷和婆婆潘德芬早早起床,潘德芬走到衣柜前,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件珍藏多年的苗族盛装。这套服饰由婆婆亲手缝制,婆婆为陈婷婷轻轻地套在身上,又戴上了银质的项圈、手镯和头饰。换上盛装的婆媳俩并肩走进厨房,熟练地准备着制作五色糯米饭的食材。

浸泡糯米是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关键环节。用山间采集的天然染料,不同可食用植物的树叶浸泡染米,蒸煮出颜色多样的糯米饭,这是“四月八”必不可少的美食,寓意着祥和、美好和安康。五色糯米饭,不仅是四月八餐桌上的主角,更是苗族文化的鲜活载体。在苗家人的精心制作中,一颗颗糯米凝聚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也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这份独特的节日美味,在四月八这天,将苗家人的心紧紧相连,也让苗族文化的魅力绽放在更多人心中。


苗族同胞制作五色糯米饭现场。

“每年能和婆婆妈准备‘四月八’的美食,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五彩糯米饭,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寓意,都是我们苗族文化的象征。我会把这些制作方法教给我的孩子,让她以后也能做给她的孩子吃,把这份传统延续,让苗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十字乡摆捞村村民陈婷婷说。

吃过早饭,陈婷婷一家和村民们身着盛装来到了活动现场。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盛装打扮的苗族同胞早早守候在寨门口,摆起拦门酒。客人到来时,热情好客的苗家妇女手持牛角杯,唱起欢快的拦门酒歌,为客人递上香甜的米酒。这一杯杯拦门酒,不仅是苗家的待客之道,更是传递着苗族人民的淳朴与热情,让每一位到来的客人都瞬间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之中。


苗族同胞打糍粑现场。

上午十点,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轮番上演。苗族歌舞表演精彩纷呈,姑娘们身着精美的苗绣服饰,裙摆飞扬,舞步轻盈;小朋友们身姿矫健,芦笙被吹奏得激昂有力。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展现出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四月八,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苗族人民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摆捞村的苗族同胞在这个节日里,用欢笑、用美食、用歌舞,诠释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也向世人展示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当地还将继续挖掘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让苗族的传统节日成为改善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瑰宝。(图/文 江群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