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普京不来土耳其谈判,让坚持要与普京面谈的泽连斯基大为光火,随即囤兵边境,剑批布良斯克。欧洲高声支持,祭出给俄罗斯经济最后一击的手段。俄罗斯也增派大量军队,计划发动大规模进攻。一场谈判破产,反而让俄乌即将陷入最激烈的战斗,也可能是最后一战了。
一场谈判破裂,三方相继做出大动作
普京甚至在克宫当着众多幕僚的面,吼出一句“白痴”。显然是强硬回应国际社会停火建议的反应。
俄罗斯指望在战场豪赌一把,认为欧洲和特朗普最终会做出更大让步,但从现在来看,俄罗斯提出的根本条件,几乎没有一件能够得逞,所以才会对特朗普无条件停火三十天置之不理,因为感到对自己不利。
同时,在芬兰边境俄罗斯也在增兵,预示着欧洲和俄罗斯不会出现缓和迹象。
泽连斯基白等了好几天,最终等来的是俄罗斯谈判团,但普京没去。既然普京没去,泽连斯基也就放弃了谈判的幻想,一心准备在别良斯克囤兵,开启第四战场,继续向俄领土上开火。
俄军事电报频道援引俄情报部门的消息称,乌军在布良斯克州边境建立起了桥头堡,随时准备突破。进攻最早可能会在5月15日开始。
乌军目前集结了大约1500到2000人,主要由225营和雇佣兵组成。
法德等欧洲国家在谈判只剩下48小时的情况下,联合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接受30天停火主张。
对这个语气生硬的最后通牒,俄罗斯的态度非常坚决。佩斯科夫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命令式”谈判条件。
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拒绝执行停火,欧盟计划在未来几天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欧盟对俄第17轮制裁的方案已经出炉,重点针对俄罗斯用来运输能源的“影子舰队”,并扩大受制裁个人的名单。
如果俄罗斯坚持拒绝停火,这项制裁预计下周就会获批。
普京情绪失控,突然当众“爆粗口”
普京在一场讲话中谈及对俄制裁的话题,没控制住当场“爆粗口”。
他是这么说的:“那些制裁我们的人,他们自认为不会做损害本国利益的事情,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真是蠢货,请原谅我这么说。”
“蠢货”这个词就不应该在公开场合,尤其是从一国总统的嘴里说出来。
一向善于控制情绪的普京,这次突然没忍住爆粗口,当然不是因为替西方国家瞎操心,而是事关俄罗斯自身的利益。
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就频繁地使用“愚蠢”一词来批评西方制裁。
但与过去几次不同,这次普京“爆粗口”怒斥西方制裁,是因为的确马上有新一轮制裁要来了。
本周三,欧盟初步通过了第17轮对俄制裁措施,聚焦打击俄规避石油出口管制的“影子油轮舰队”,约200艘油轮被列入黑名单。
此外,部分协助俄军采购物资的外国企业也被制裁,包括越南、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的企业。
欧盟方面还特别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拒绝30天的停火倡议,那么他们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惩罚性制裁。
这是因为泽连斯基三番五次提出要与普京在土耳其见面,但普京依然不回应。
就目前来看,普京既不会停火,也不会去土耳其与泽连斯基见面,而欧盟的第17轮制裁则将在5月20日正式通过。
普京真正生气的点,其实是欧盟。
普京原以为欧盟的政治精英“不会那么蠢”
普京在战争中抛售了大量美元,增加欧元储备,是因为在普京设想中,欧盟的政治精英“不会那么蠢”,放弃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应,牺牲本国的经济利益,转而支持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必败”的乌克兰。
令克里姆林宫没想到的是,欧盟这次不仅“犯蠢”,果断支持乌克兰,而且在对俄制裁方面,他们走得比美国还要远:整整17轮制裁,欧盟的办事效率是出了名的低,但在对俄制裁这块,效率却异常的高。
如果不是有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提出各种异议,估计各种对俄制裁会通过得更加顺利。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俄关系一度打得非常火热,尤其是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大吵一架后,俄罗斯国内的乐观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但就在这个时候,欧盟却挺身而出,并从中积极协调美乌之间关系,坏了普京的好事。
将注意力转移到关税上的特朗普,逐渐失去了对俄乌谈判的耐心。欧盟以及美国国务院的技术官僚们则重新掌握局面,对俄制裁和对乌援军被重新提上议程。
普京曾在开战前相信欧盟不会制裁俄罗斯,现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战略误判。
当然,普京不会承认这是一个战略误判。那就不可避免地用一场或许是三年多来最猛烈的战斗来为三方写下历史的最后注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