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却因一个特殊的罪犯而被历史铭记。这一天,云南的孙小果被押送到火葬场,执行他罪有应得的死刑。
在整个行刑过程中,他的表情从最初的镇定,逐渐变得崩溃,仿佛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曾经不可一世的罪恶人生,真的走到了尽头。
孙小果案,堪称近年来最为轰动的案件之一,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以及一波三折的司法历程,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案件的全貌。
恶魔的成长轨迹
1977 年 10 月 27 日,孙小果出生于昆明市的一个警察家庭,原名陈果。他的父亲陈跃(原名陈耀)是昆明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干警,母亲孙鹤予(原名孙学梅)则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的普通民警。
本应成长在一个充满正义氛围的家庭,可陈跃却是个酒鬼,每次醉酒后,便对孙小果母子拳脚相加。在孙小果 5 岁时,母亲孙鹤予不堪忍受,与陈跃离婚,孙小果也随之改随母姓。
由于母亲工作繁忙,孙小果此后长期与父亲生活。父亲酗酒后的暴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孙小果,让他逐渐养成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1992 年 12 月,孙小果跟着母亲住进了继父李桥忠(原名李乔忠)的家。
当时,李桥忠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警务处的副处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孙小果的出生日期改成 1975 年 10 月 27 日,使得年仅 15 岁的孙小果在未达入伍年龄的情况下,顺利进入武警昆明边防学校服役。
原本孙鹤予期望借此能让孙小果走上正轨,可这一违规操作,反而成了他走向犯罪深渊的催化剂。
初露獠牙:早期犯罪行为
1994 年 10 月 16 日,还在武警昆明边防学校上学的 17 岁孙小果,伙同另外 5 名男子,驾车外出游荡。在昆明市环城南路,他们强行将两名女子张某某和艾某某拉上车,随后开车到呈贡县境内,对张某某实施了强暴。
两名受害女子勇敢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就证实了孙小果及其同伙的犯罪事实。1994 年 10 月 28 日,孙小果等人被公安局拘留提审,1995 年 4 月 5 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他们实施逮捕。
然而,身为警察的孙鹤予,此时却知法犯法。她先是伪造了一份孙小果患有乙型肝炎、不适宜长期关押的病历证明,然后通过各种关系,将孙小果的刑期转为取保候审。
本该接受法律严惩的孙小果,就这样轻易地逃脱了部分制裁,而这仅仅是他罪恶人生的开端。
罪恶升级:变本加厉的暴行
获得自由后的孙小果,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1997 年 4 月的一天,孙小果在娱乐场所遇到了 17 岁的女孩张某。张某因拒绝孙小果的言语调戏,遭到了他的报复。孙小果将张某当众拖拽进包厢内进行强奸。
之后,仍不解气的他,又将张某拖至夜总会大厅,猛踢她的头部和胸部,导致张某骨折。他甚至用牙签刺破张某的手指,还用牙签穿刺她的乳房,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群众报警后,孙小果等人迅速逃离现场。
短短三个月内,孙小果强暴了四名未成年女孩,给四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他的恶行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愤慨,社会舆论纷纷要求严惩这个恶魔。然而,孙小果及其家人却妄图再次逃脱法律的制裁。
神秘 “复活”:逃脱死刑的背后
1998 年,孙小果因强奸罪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本以为这个作恶多端的罪犯终于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出现了惊人的反转。
孙小果的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利用自己在当地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开始为孙小果的减刑和释放四处奔走。孙鹤予凭借警察身份,与司法系统中的一些关键人物建立联系,通过贿赂和人情往来,为孙小果争取到了死缓的机会。
随后,孙小果的案件在法律程序上被不断修改。孙鹤予和李桥忠拉拢关键司法人员,使得案件中的关键证据被淡化处理,甚至出现证词改变和证人翻供的情况。
接着,他们又伪造医疗证明,声称孙小果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就这样,孙小果从监狱被弄了出来。在监狱里,相关人员还制造各种机会,让孙小果有 “立功表现”,并利用关系为他申请发明专利,以此帮助他多次减刑。
就这样,死刑改为死缓,死缓改为无期,最后刑期缩减到 13 年。
2010 年,本应在狱中服刑的孙小果,竟神奇地 “复活”,重获自由。他改名换姓,摇身一变,成为了多家夜店的幕后老板,继续在社会上为非作歹。
再次落网:扫黑风暴下的覆灭
2018 年 7 月 21 日,云南省某航空公司的几名职员在昆明市金汁路的温莎 KTV 唱歌时,空姐李某与男同事王某涛因琐事发生争吵。李某心怀不满,拨打了一个电话。
15 分钟后,孙小果出现在 KTV 门前,他抬腿猛踢王某涛的腹部,随后将王某涛及其三名同事拉到火锅店的巷子里拳打脚踢,致使王某涛膀胱破裂,另外三名同事也不同程度受伤。
这起事件本是一起涉嫌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可案发 9 天后,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才立案侦查,一个月后孙小果才接到传唤,并且在传唤当天就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案件还被硬生生改成了个人伤害事件。
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案件移交到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审理时,法院在查阅卷宗时发现多处疑点,将案件上报到昆明市委政法委。
时任昆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的朱彬彬,在看到 “孙小果” 这个名字时,心中一惊。因为 20 年前,她曾作为主办检察官审理过一起案件,其中一名罪犯也叫孙小果,且当年已被判处死刑。
经过核实,这次故意伤人案的主犯,就是 20 年前那个本该被执行死刑的孙小果。这个惊人的发现,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昆明市委政法委及时向云南省委报告,云南省委高度重视,要求对孙小果案深挖彻查依法办理。2019 年 3 月 18 日,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依法逮捕孙小果。3 月 31 日,由云南省扫黑办牵头成立专案组彻查此案。
4 月,中央扫黑除恶第 20 督导组进驻云南省,孙小果案被全国扫黑办列为挂牌督办的 1 号案件。500 多名专案组的精英骨干,在昆明市滇池边的一栋四层高的小楼里,进行全封闭式办案侦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孙小果背后隐藏的巨大保护伞网络逐渐浮出水面。专案组不仅要查清孙小果当年为何能逃脱死刑,还要查明此次 KTV 事件被轻判的原因,以及他及其团伙是否还有其他涉黑犯罪行为。
最终,一个超过 20 个公职人员的腐败犯罪网络被连根拔起。
最终审判:正义的降临
2019 年 12 月 23 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案再审公开宣判,决定维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1998 年 2 月一审对孙小果判处死刑的判决,并与其出狱后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终审判决合并,决定对孙小果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20 年 2 月 20 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执行了死刑。
在被押往刑场的过程中,孙小果起初表情镇定,但随着行刑时刻的临近,他的内心防线逐渐崩溃。或许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恶,以及即将面临的无可逃避的惩罚。
孙小果案的终结,彰显了我国司法公正的决心。无论犯罪分子背后有多么强大的保护伞,无论案件多么错综复杂,只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个案件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扫黑除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