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约时报》通过采访多位参与教宗选举的枢机主教,还原了刚刚结束的教宗选举会议上的诸多细节。报道以《一位沉默的美国人如何成为教宗》为题,揭示了新任教宗良十四世(Leone XIV)当选过程中的戏剧性一幕。


据《纽约时报》描述,首轮投票中,三位候选人——意大利枢机主教彼得罗·帕罗林(Pietro Parolin)、美国枢机主教罗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和匈牙利枢机主教彼得·埃尔多(Peter Erdo)——票数胶着,未能达成共识。菲律宾枢机主教戴维(Pablo Virgilio Siongco David)透露:“我们甚至没有吃晚餐,也没有休息,直接进行了第一轮投票。”

然而,意大利枢机主教内部意见分歧,导致帕罗林未能获得足够支持;而埃尔多虽获保守派和部分非洲枢机支持,却难以整合多数票。此时,普雷沃斯特逐渐成为焦点。

在选举前五天(5月3日),普雷沃斯特被随机抽选负责协调枢机主教的日常会议。随着接触增多,他的冷静与谦逊赢得广泛认可。美国纽瓦克大主教托宾(Joseph W. Tobin)枢机甚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鲍勃(普雷沃斯特的昵称),他们可能会提名你。”

第四轮投票中,普雷沃斯特达到压倒性票数(89票为三分之二门槛)当选。韩国枢机主教You Heung-sik回忆:“西斯廷教堂爆发出欢呼声,所有人起立鼓掌,但他(普雷沃斯特)却坐着不动!直到有人去扶他站起来。”马达加斯加枢机主教察拉哈扎纳(Désiré Tsarahazana)说:“他获得了非常、非常多的多数票。”

最终,这位以沉默和低调著称的美国枢机主教成为第268任教宗。

来源:意欧视点 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