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和大家聊过,养老到底要花多少钱。
角度呢,就是按照退休前工资水平,再折算退休后养老金领取情况。就是按照养老金替代率去衡量。
但这个多少有些宏观。
那今天我就讨论点细节的。比如说,在小城市养老,到底需要多少钱。
选小城市,就是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人群体,还是分布在三四线以及乡镇。
相对于大城市来说,消费没那么高。
那到底多少才够花,50万、100万?
下面就和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要确定够不够花的前提是,我们要计算,养老到底要花多少钱。
这个大致分为几个层面。
一、生活开销;二、人情往来;三、提高生活品质;四、医疗,以及可能的护理费用。
对于生活开销,就是衣食住行这些。
一般老年人,所需住房开销并不算大,都是自住或者是和子女住一起。
我查了一下养老相关的报告。
多数还是与家人居住一起。
这样的话,所需的居住成本,并不会很高。
其余电费、水费这些,也不会很多。
实际居住成本,若对于有房子的老人,每个月最低200元,最高也不会超过500元;但如果租房的话,成本就会比较高,在1-2千左右。
说完居住成本,再来聊一下饮食成本。
如果是在小城市,老年人的饮食需要也并不算高。
村子里的老人,可以种菜,然后偶尔买一些肉食。实际也并不算贵。
城市里的,可能花销会大一些,每天在20-50元。
对于饮食,我觉得也是存在一个区间。
只保证最基本生活开销,依照老年人的节省程度,每个月600元是够的。
如果想要吃的好,享受一些。那每个月3000都打不住。
对于这点呢,就是丰俭由人了。
说完吃住,还包括其余额外的生活消费。
如果是最节省的情况下,不额外买衣服,完全不去购物,也能实现,就是日子会比较苦。
但想要滋润一些,那这部分也属于没有上限的。
比如说,退休金充足,手头有点小钱的老人,那花费未必比年轻人少。看点稀奇的玩意,就容易买。
所以这部分,我也不估算了。
最基础的开销算下来,我们会发现,实际养老没有一个固定的成本计算,存在的浮动区间很大。
就最基础的生活开销,吃住这些来看。如果能满足在有自己的房子,然后指解决温饱,不额外花销的话。
那每个月只要几百块,也是能实现。
但如果想要过得滋润一些,不满足于最基础的吃饱,那需要花的钱就多了。
比如吃饭,想要吃的好,那么每个月开销就未必固定了,我假设是2千元。其余额外的生活开销,也没有具体限制。
所以总结下来,最基础的生活需求,存在一个界限。
如果是维持温饱的情况,在小城市养老,有自住房子。那我觉得,基础生活开销,每个月800元,是能实现的。
就是日子会苦一些。
如果想要相对滋润一些,那么基础开销,大概在1千5元左右。
要实现品质养老,那么每月至少就得3千元往上。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开销,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人情往来。
这部分呢,即便是老人,可能也很难避免。
首先绕不开的是自己的子女。
我查了一下最新的城乡老人生活调查。其中还是有21.8%比例的老人,会给自己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
当然,占比更多的,是从子女那里受到补偿。
根据城市与农村,得到补偿的金额也有一定的差别。城市是子女年均补偿5千,农村是3千2左右。
对于人情往来,这笔钱也难以计算。
就是既会有支出,也会有收入。
所以我就只能忽略收入部分,单看支出。
就只考虑子女、孙子辈的人情往来,假设每个月500元;其余,朋友,亲戚等等这一系列的花销,比如办酒席随礼等等这些也假定500元。
但这个也不存在固定值,也是因人而异的。
那还是假定,最基础的,只考虑最亲近的人的开销,是每个月500元。
如果额外有亲情花销,这些也很难纳入计算。
所以中等预算下,人情往来大概1000-1500元。
不设预算,养老金足够的老人,就2000元以上。
下面再来说说提高生活品质,就是精神需求。
对于老年人,只满足于基础开销,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说手头有一笔闲钱的,其实也会趁着身体状态尚可之际,各地转转,走遍大好河山。
比如我每天上班坐的地铁,会有一个景点。
每天和我挤地铁的,除了和我一样的牛马外,也会有很多精神焕发的叔叔、阿姨。
我毫不怀疑,他们的养老金会比充裕。
也只有,不差钱的,才能在老年时,得以安闲时间,有条件去旅游。
我看过一个数据统计。
旅游人群分部,65岁以上,能占比在9%;还有45-64岁占比也较高,能达到28%。
对于旅游花销。
也是一个无法实际预估的数据。
因为每个人消费习惯不同,所去地点不同,很难预估实际的花销。
比如就采用穷游的方式,找最便宜的住处,对食物要求最低,也不去那种花门票的景点。
那可能去近处旅游,单人一次500元是足够的。
但老年时候旅游,可能未必会这样控制。毕竟都是来之不易的时间。所以预估单次旅游费用,可能也在2千元左右。
我找了下相关的数据,还是2020年的数据。
旅游花销占大头的,还是在3千元以下。
那我就结合实际预算。
满足最基础的旅游开销,按一年2-3次算,每年大概3000元左右;
如果是中预算,想要更滋润一些,那每年旅游预算,单人要至少达到5000元。
至于更高的预算,这个就不设上限了。
说完衣食住行,再来聊聊,养老最大的难题——医疗。
对于老年人,其实最大的养老支出,还是围绕在医疗这块。
到了一定年纪,很难说身体完全健康。
比如我看城乡老年人统计数据。其中患慢性病的占比,要多达80%。
所以实际上,老年人最大的开销,是要应对医疗。
而且医疗这笔钱,是省不下来的。
以我查到的,城乡老年人生活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如果住院的话,年均支付费用大概在8千-1万。
如果购买药品,平均支出在2千元左右。
那么这部分医疗支出,按照每个月平摊下来,大概是1千-2千元。
当然,这没有考虑护理费和患大病的治疗费。
年纪大了,患大病的概率,就会提高。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
45岁以上,患恶性肿瘤的人群占比,几乎占到了8成以上。
而这种大病,单次治疗费用,也较为恐怖。
单次治疗费用,都要在2-3万之间。
而一旦患大病都属于是长期病,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
所以估算下来,如果涉及癌症,治疗费用至少要30-80万;如果是涉及心脑血管的重疾,大概需要10-30万。
由此到老后,日常慢性病维护的开销,粗略计算下来,大概是每个月1千左右。
涉及到大病的准备金,如果有保险兜底,也至少要20万往上。如果没配置相应的保险,就要准备至少40万。
说完治疗费用,还有一个更为残酷的是护理费。
相比于治疗费,护理费其实更为深不见底。
如果是一线大城市,护理费用最差的,也得6000左右;往下数,一二线城市,护理费用至少也要4-5千。
至于三四线,满足最基础的护理费,也要至少3千,这是最基础的养老院提供的护理服务。
如果专门请个护工,价格只会更贵一些。
真涉及到护理费用的话,至少也得小10万起步。
所以我们算到这会发现,真要计算的话。其实养老成本最高的是医疗的费用。
而且问题是这笔钱是省不下来的。
所以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在小城市养老,到底多少钱够花。
如果按照60岁退休,保守一些活到80岁来计算。
那么基础开销,最节省的话,一年1万多够花,但问题是这要考虑,最基础的生活开销,不外出旅游,不额外消费,只满足于基础的开销情况。
那这样算下来,按20年的寿命计算,最基本也要20多万。
另外必须要准备的是医疗费用和大病预防金,至少要30万。
所以在小城市,如果节衣缩食,按照80岁的平均寿命算,50万是够花的。
只是这是非常节省,非常理想的情况。
但凡提升一些养老生活体验,增加些开销,那么50万就完全不够了。
按照计算,中等预算,即相对来说小康家庭的支出,除了基本开销,还会涉及旅游等等。那么单人养老准备金,生活开销+人情往来+进阶消费(旅游等精神需求)+医疗开支=25万+5万+20万+30万=80万。
就是退休的时候,要准备好80万,来覆盖未来二十年的生活开销,而考虑人均寿命延长,医疗和护理的费用等问题,这笔钱未必够花。
问题是,这笔钱对于多少小城市居民来说,都会是极大的压力。
那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补足养老金。年轻的时候,提前补足,就会要压力小很多。
80万拆成20年,就是每年4万,每个月3千左右的开支。
就是同等,每个月领3千多养老金可以实现平衡。
那满足3千养老金,需要什么条件呢?
以40岁的老王同学为例。如果他年轻的时候交过社保,按照小城市的收入,平均工资在6千左右。
假设老王在当地拿平均工资,交18年社保,等他63岁退休。
可以领社保养老金大概是1千5元左右。这个时候,只需额外补充1千5的商业养老金即可满足预期。
老王在40岁就准备的话。
那他每年交2.5万,交10年,即可满足,从60岁开始,每年领1千5左右的养老金。
若老王之前没有交过社保养老金,只靠商业养老金。
那么,就40岁到时候,他需要每年交5万,交10年,即可达成退休后,每年领3.6万左右的养老金水平。
比纯粹在60岁准备80万,可以节约近一半的成本。
而且养老金的优势是,活多久、领多久,不要担心,未来寿命延长,花销增大,存款耗光的问题。
纵然,养老开销确实比较大,一笔巨款,未必能支撑我们的品质养老。
但也绝非没有应对办法。
我们可以用时间换空间,提前规划好养老金。届时,压力就会少非常多。
如果关于养老以及养老金产品方面,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可以在文末留言。或者直接扫以下二维码,让顾问老师一对一为你解答。
今天就到这里了,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