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星球君

5 月 13 日晚,当全新智己 L6 的最终价格出现在发布会大屏幕时,哪怕远在广州,我们也能从直播画面中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欢呼声、叫好声。


20.49 万元的起售价,足以让综合实力本就不错的全新智己 L6,成为社交媒体和电动星球社群中的热议话题。

全新智己 L6,可能是上汽集团近期声量最大的产品,也得到了电动星球编辑部的一致认可。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正如发布会上主持人所说的,这是一款「不怕比」的产品

除了价格外,智己 L6 在智能底盘、辅助驾驶、三电能力上,横向对比同级车型有较强的竞争力,更和其他智己车型一样,做到了「入门即满配」。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全新智己 L6 充分展示了智己作为上汽集团「一号工程」该有的实力:产品配置和造型设计、成本控制达到平衡点,是上汽集团造车底蕴的具象化体现

基于此我们可以期待,全新智己 L6 在销量上有望站上新的台阶,甚至成为 2025 年另一个市场趋势——「国企大厂的反击」中的代表产品。

接下来就看销售层面的表现了。

20 万能买什么车?

全新智己 L6 在销售层面的最强记忆点恐怕是「不怕比」一词,与之相对的,自然是同级竞争对手普遍存在「怕比」的情况

以销量为主要依据,全新智己 L6 的「同级对手」,有小米 SU7(系列)、特斯拉 Model 3参数图片)、小鹏 P7+、极氪 007(系列)、智界 S7、阿维塔 06 和比亚迪汉 L EV。

将这些车型整理成表,横向陈列他们的尺寸和主要配置可见,起售价格在 20 万元附近的这些车型,既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说,小米 SU7 是这些车型中尺寸最大、轴距最长的车型,「尺寸」是最直观的优势;但相对的,小米 SU7 的入门 SKU 只提供 400V 电压平台。

至于其他配置,如「空气悬挂」,并不是所有 20 万级的纯电轿车均有配备。

比亚迪汉 L EV 全系标配 1000V 电压平台、「天神之眼 B」全场景辅助驾驶会是一个亮点,但全系车型均无配备空气悬架,横向对比其他同级车型,又显得略有遗憾。

总而言之,起售价落在 20 万元左右的纯电轿车,如果落在「对比」的环境中,其配置、体验层面的短板会被放大,消费者在做决策的时候,难免会瞻前顾后,左右为难。

这也意味着,全新智己 L6 喊出「不怕比」的口号,至少需要在配置上表现得足够全能。

底气

目前来看,全新智己 L6「不怕比」的底气,不只是配置上的「人有我有」,更是「人无我有」

以上文提到的同级车型作为参考对象,全新智己 L6 将更多的配置作为标配,而顶配版本,更是将多个核心参数做到了同级最强。


全新智己 L6 将 SKU 进行精简,现有 Max、Max+、Pro Max 和 Ultra 四个版本。再看具体配置,可以发现,全新智己 L6 针对 20 万元级主流用户的用车需求,做到了一一回应。

不止 20 万的底盘

口味被市场竞争「养刁了」的中国消费者,对 20 万元级纯电轿车的底盘要求也水涨船高。

过去 20 万级别的纯电轿车,受限于供应链管理或其他成本压力,往往只能「部分满足」消费者对底盘的期待。

但全新智己 L6 不同。

具体来看,全新智己 L6 全系配备「灵蜥数字底盘 2.0 技术」,意味着全系车型均支持「智慧四轮转向」功能,而且后轮转向的角度,还从老款车型的正负 12 度,提升到正负 18 度


底盘的升级,最显著的体验提升是转弯半径进一步缩小——一款车长超 4.9 米、轴距近 3 米的中型轿车,转弯半径仅有 4.69 米(两驱版);而四驱版在特殊工况下,转弯半径甚至能达到 4.39 米


此外,除了 Max 版本,其他型号的全新智己 L6 都将配备空气悬挂系统,来提升行驶舒适性和路面通过性。

同级的其他品牌车型,往往只有顶配型号才会配备空气悬挂,或者全系车型均不配备空悬。这样的配置优势,让全新智己 L6 在对比中不可能落下风。

不止 20 万的智能

消费者要求水涨船高的需求点,还有「智能化」。

全新智己 L6 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硬件上配备行业中最领先的高算力芯片;而软件层面,则提供行业中一流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全新智己 L6 全系四个 SKU,都标配高通 8295 座舱芯片,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新、最强的座舱芯片。

全新智己 L6 搭载 IMOS 4.0 将深度融合阿里的 AI 技术,实现 AI Agent 上车;过去备受好评的「雨夜模式」升级到 2.0 版本,再加上 DZT 动态区域追踪技术,能提升雨夜场景下的用车安全。


智能辅助驾驶这边,Orin-X 芯片和激光雷达将成为全新智己 L6 的全系标配项,自然意味着 IMAD 3.0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在全系车型上实现高速+城区的全场景 NOA。

此外,得益于一段式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全新智己 L6 新增「高速 ETC 通行」功能,让智能辅助驾驶的适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安全性也同步提升。

而全新智己 L6 在智能化上的最大升级,恐怕还是电子电气架构升级至「全新一代中央大脑区域集成电子电气架构3.0」

根据行业趋势,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将从「分布式」到「域控式」再到「中央集成式」的方向演进,全新智己 L6 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向构想中的「终极形态」进一步靠近。

这意味着,全新智己 L6 的「智能化潜力」或有更深的挖掘空间,未来更多突破想象的新功能,能通过 OTA 逐步解锁。

不止 20 万的三电

最后针对用户对「三电」的需求,全新智己 L6 可谓是不遗余力地,拿出了上汽集团的看家本领。

首先,全新智己 L6 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在充电速度、输出电压上,对比部分低配只提供 400V 电压平台的同级车型,有先天优势;而且顶配的 Ultra 版智己 L6,平台电压可达 875V,已经来到「准 900V」范畴。

然后,非常重要的产品点「续航」,全新智界 L6 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入门的 Max 版本就有 690km,主打长续航的 Pro Max 版本不光有 850km 的续航,补能速度还十分惊人——15 分钟,就能补能 610km。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全新智己 L6 的性能,这是 20 万元级纯电轿车中,为数不多零百加速时间在 3 秒内的产品之一——智己 L6 Ultra 双电机峰值功率达 579kW,零百时间来到了 2.74 秒,几乎是同级车型中的最强表现。

另外,全新智己 L6 的舒适性配置也称得上是差异化卖点。比如新增的「副驾太空座椅」,能一键将副驾设置为「贵妃椅」;「瞬感智控防晒天幕」能隔绝 99.99% 的全波段紫外线,0.1 秒切换光线通透度,还支持前后双区的十档调节……


盘了一下全新智己 L6 的配置后,再横向对比前文提到的同级竞争对手,其「不怕比」的底气已经呼之欲出——配置层面几乎不存在短板,而且「标配配置」的数量之多,对比同级车型也存在明显优势。

大厂的声音

能够将这么丰富的配置整合到 20 万级的纯电轿车中,而且将大多数配置做到全系标配,已经充分说明了智己品牌作为上汽集团「一号工程」的实力。

往深了说,「上汽集团」本身,才是全新智己 L6 「随便比」「不怕比」底气的根源所在。

在燃油车为主的时代,上汽帕萨特、上汽朗逸、上汽途观 L 均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上汽朗逸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市场全价位段的单车型销量冠军。

在新能源时代,上汽集团也曾打造 ID.3、上汽通用五菱宏光 MINI EV 等爆款车型;在海外市场,由上汽名爵打造的 MG4 EV,则以稳定 2 万辆的月交付量,成为海外市场中的销冠国产车。

除了擅长「造畅销车」,上汽集团在国内市场,也擅长于「卖畅销车」。

2006 年至 2023 年,上汽集团连续 18 年成为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2018 年达到巅峰,全年销量超 700 万台。


上汽集团既能「造好车」,又能「卖好车」的潜台词则是,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们已经充分掌握了用户的需求痛点,加之成熟乃至行业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产品定义能力,能够打造出不怕横向比较的「好车」。

随着全新智己 L6 的上市,「大厂的反击」,也将进入高潮阶段。

这里指的「大厂」,除了国企车企外,更包括合资车企、外资车企。而在 2025 年中这个节点,大厂们已经陆续出招。

日产的 N7、丰田的铂智 3X 已经上市,奔驰的新一代纯电 CLA 也已经蓄势待发;宝马、奔驰的全新纯电产品,也会在年内登陆中国市场。

全新智己 L6 的竞争对手,已经从过去的以国内新势力车企为主,进一步拓宽至合资、外资「大厂」们。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国企大厂」的压力恐怕更大。


以上海集团为例,新车的各方面表现都要对得起曾经「中国第一车企」的盛名,在产品体验和销量两个层面,做到「叫好又叫座」。

所以,全新智己 L6 作为上汽集团的「声音」,不只是要释放出来,还要足够洪亮。

以现有的价格体系,外加产品力,全新智己 L6 是否足够「振聋发聩」?相信销量表现,会给我们一个乐观的回答。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