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5月13日,某平台刊发马姓知名媒体人题为《09国少全新亮相备战四国赛,考察球员更是考核主帅》(下称《考核主帅》)的报道,称U16国少由原来的青少部划归国管部管理,而月底进行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四国赛,以及7、8月份在沈阳举办的第二届和平杯四国赛,或将成为主教练浮嶋敏的一次“大考”。如果通不过考核,不排除换帅的可能。





浮嶋敏

由于内容比较繁杂,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U16国少纳入国管部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证实U17国少无比赛世少赛存在管理上的原因

U17国少无缘世少赛,引发了外界的热议。其中的焦点,就是这支球队在U17亚洲杯上的表现,与之前的热身赛和预选赛相比“判若两队”。原因之一,当时有媒体人爆料称中方教练干预了上村健一的工作。

前些天,网上流传一篇据说是日本媒体对上村健一的采访报道文章,后者再次提到主教练的工作受到了来自中方教练的干预。特别是第二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时,上村健一“无权决定首发阵容,也无权决定比赛的战术等作战方式”。这一文章,无疑是火上浇油,令原本已经平熄的“热议”再度火热起来。一时间,U17国少的出局的原因又显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上村健一

但《考核主帅》表示,之所以将U16国少的管理部门划归国管部,盖因青少部是由原来的“城足办”,包括工作人员也基本是原封不动移植而来。这个部门以及这些管理人员不但对国字号球队管理经验欠缺,在如何选拔主教练、备战以及更好地管理球队等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比如曾有媒体披露,对于在高原打比赛以及多安排一些高质量的热身赛等问题上,青少部都曾提出过意见和建议。但上村健一没有采纳,管理部门也不再坚持,从而影响球队取得好成绩。

U16国少纳入国管部管理之后,整个国字号球队在科研、医疗、后勤等方面全覆盖,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当然也包括主教练的选拔。至少说明一点,足协认为U17国少无缘世少赛,内部管理也有责任,而不是全部怪到上村健一头上。

第二、四国赛若通不过考核,浮嶋敏或下课

《考核主帅》称,在U17亚洲杯预选赛(11月下旬)之前进行的两次“四国赛”,既是浮嶋敏及其教练团队的首次国内亮相,更是国管部对其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考核。某种程度而言,这既是开始,也有可能是结尾。

为什么这么说呢?

《考核主帅》表示,国管部接手U16国少,只是“暂时保留整个教练班子与管理团队”。包括领队、中方教练等组队模式继续保持不变,并且国管部将增派人手以加强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这支球队的平衡过渡,做好各种后勤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国管部启动目前用于国家队、U20国青和U22国足的一整套监督、评估体系,也将U16纳入其中。文章特别指出,实行这套管理之后,“类似上村健一在执教08年龄段国少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情况,恐怕很难也不会被允许再出现”。

明说了,这两次四国赛对于浮嶋敏来说就是一次“大考”。成绩欠佳,有可能就地下课。

第三、结论

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来看,对于U17国少的总结,足协应该已经完成。表面上看,调整U16国少的管理部门,等于承认内部管理的失误。而对上村健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

但实际上,“不提”等于“提”,不说就等于已经说、并且说明白了。《考核主帅》认为,包括此前外界议论过的球员选拔、备战过程、排兵布阵、临场指挥等等,上村健一都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而并非传说的中方教练、“管理者”插手或干预了主教练的工作。或者说,上村健一的责任更大。









当然,关注此事的球迷都知道,马知名之前的一系列相关文章都保持其一贯的观点:上村健一责任最大;而所谓中方教练干预其工作纯属子虚乌有。

足协这次调整U16国少的管理部门,显然是吸取了经验教训的结果。完善管理和监督、评估体系,使得目前这支U16国少的管理更规范。从管理角度看,这是一个进步;对主教练浮嶋敏及其教练团队来说,以成绩说话,不仅更透明,也更公平。

毋庸置疑,足协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此前,外界对于国字号球队的争议,足协从不公开表态,更没有公开指责或者批评某个人,是对教练的一种保护,是理智的。但这并不表明足协一味迁就、无所作为,而是不动声色地改进和完善管理,并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U17国少和U20国青的出局虽然遗憾,但如果因此换来管理工作的进步,这个代价、这个付出也是值得的,是有收获的。所谓亡羊补牢,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日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转载!图片来自今日免费图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