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在浙江舟山群岛的锚地,一艘满载电煤的货轮正随波轻晃,船长王师傅利用锚泊机会,在船长室的电脑上点开工会推送的船员心理健康课件“船员的放松与解压技巧”,听着专家讲解如何应对长期航海的孤独感。这是宁波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宁波海运”)工会为船员打造的“心灵护航”场景之一。

浙能集团所属宁波海运是承担东南沿海电煤保运的重要企业,宁波海运工会历时6年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船员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为他们的“心灵孤岛”架起了连通港湾的桥梁。

破冰:直击船员心理痛点

长期封闭的船舱、高危的作业环境、与家人的长期分离,让船员成为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从前,船员的心理疏导主要依赖船上领导及年长党员的个人经验,就像用体温计测血压——根本不对症。

2019年,宁波海运工会以问题为导向,启动首轮船员心理健康调研,连续6年对180多艘次船舶、3070人次船员开展纵向追踪,运用SCL-90心理量表和职业压力问卷,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对船员心理健康进行评定。

数据显示,船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船舶领导压力值比普通船员高23%,已婚船员压力源中“家庭关系”占比达35%,在船超6个月的船员焦虑情绪发生率提升40%。

这些发现为精准干预奠定基础。当某轮大副在问卷中提到“连续3次错过孩子生日”时,宁波海运工会立即联系船长,启动“家庭连线”计划,通过视频通话为他女儿过了一个难忘的“云生日会”。

此外,宁波海运工会建立了包含年龄、岗位、在船时长等多维度的数据库,每年动态更新。

织网:构建心理干预体系

在“明州502”轮的“心灵港湾”活动室,船长正带领船员通过“呼吸调节法”缓解焦虑。这是宁波海运工会“4大类18项关爱措施”的生动场景:从心理辅导到环境建设,从权益维护到家庭支持,构建起全方位干预体系。

由于长期漂泊在海上,“明州502”轮的90后船员代少华最担心的就是远在湖北荆门农村老家的亲人们的健康。每当船舶靠岸有信号时,小代总要反复拨打家中电话,有次因信号中断情绪失控,差点误触警报装置。船舶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魏佳裕发现异常后,时常找小代拉家常,并跟工会主席反映。工会联系并慰问了小代的父母,及时将他家的近况告知小代。一个多月后,小代的压力指数成功下降到安全范围。

这样的案例也进一步促进了心理干预体系的完善。为确保船员在航行期间能获得专业心理支持,宁波海运着力做好船员的心理疏导。每年5月,公司工会通过开展定期心理筛查,识别高风险个体并提供干预,船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下降20%。

赋能:多措并举打造“海上家园”

在“明州59”轮的党员活动室,船舶第三党支部书记桂海峰正在组织“班前十分钟”微党课,这样的“思想补钙”成为船员们每日必修课。

此外,宁波海运工会多措并举筑牢“心理防火墙”:今年,每艘船舶将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年度心理评估,研发“船员心理预警系统”,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将心理健康纳入“能本”安全文化体系,通过安全演练、应急培训提升船员心理韧性……从“要安全”到“会安全”的转变背后,是心理安全的有力支撑。

6年深耕,宁波海运工会蹚出一条“数据研判—精准干预—文化浸润—制度保障”的闭环路径,成为行业推广的“浙能样本”。当越来越多企业借鉴“定制化菜单”“心灵港湾服务队”等做法,当船员心理健康纳入“幸福共同体”建设,这场始于“心”的守护,正在为航运强国战略筑牢人才基石。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 沈佳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