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援引据法新社10日的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这项协议是通过华盛顿斡旋的谈判达成的。这名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停止交火和军事行动是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的。”

路透社的话说:印度坚持认为,与巴基斯坦的争端必须由两国直接解决,并拒绝任何第三方参与。第一,调停意味着国际化。印度一直反对克什米尔国际化,认为克什米尔都属于自己。第二,印度是强势一方,国际调停往往更有助于弱势一方。第三,通过两国直接解决,印度自信依靠自己的实力,能获得更大利益。所以,特朗普想调停克什米尔,显然触碰了印度的红线。事实上这次斡旋,虽然特朗普宣称是美国功劳,但印度一直保持沉默。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在这一轮印巴冲突开始之前,莫迪就和身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展开了会谈,有媒体透露:万斯印度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印度政府向美国购买更多的武器。结果,在印巴冲突全面升级之后,特朗普政府居然上演了一出“翻脸不认人”的戏码,在印度率先向巴基斯坦发动攻击后,特朗普直接表示:印度的行为非常可耻。而且,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军事冲突之后,美国也并没有像对待乌克兰那样对印度展开军事援助,因此,莫迪也难免会憎恶特朗普。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5月10日在庆祝巴印达成停火协议的全国讲话中表示,巴方希望通过和平对话方式,解决印度水资源分配问题及克什米尔问题。几乎是“第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美国彻夜调停”下达成“全面而直接”的停火,宣扬美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过,美方的该表态很快遭到印方否认。巴基斯坦方面的表态是,达尔称,有30多个国家参与了促成停火协议的外交斡旋。

有消息人士称,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了直接对话,以停止射击和军事行动。回顾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场冲突,总结起来八个字“闪击战变为反击战”。近日,印度不宣而战,对巴基斯坦发起代号为“朱砂行动”的军事行动,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设施。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巴基斯坦并没有如印方想象之中的溃败,反而化被动为主动,击落了印度空军包括“阵风”在内的多架战机。按照巴基斯坦的说法,这一战果还是在巴方的“克制”之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两国交战,突然停火,最大的难点,是强势一方的态度。事实上,在历次印巴冲突中,斡旋巴基斯坦相对容易,因为巴方是弱势的一方,不希望大打;印度就对斡旋比较抵触,认为这妨碍它扩大战果。但这一次,印度很快同意停火,一个重要原因,印度遭遇了重大挫折。

这一次交手,全世界都看到,印度没有自己预料得那么强,巴基斯坦也没有印度预料得那么弱。印度被打疼了。所以,一贯强势的印度,在严峻现实面前,不得不考虑收手。

印巴停火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它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为地区和平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在这一事件背后,各方的博弈和表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无论是印巴两国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努力,还是美国在其中的角色和意图,都反映出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希望未来印巴两国能够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而美国也应该尊重各国主权,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而不是为了自身政治利益,随意夸大自身在国际事件中的作用。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机场管理局当地时间12日发布的通告显示,此前宣布禁止民航客机通航的印度32座机场目前已恢复民航通航。

此前,印度民航管理部门在9日宣布,印度北部和西部的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直至5月14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